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王延光:与石化同频 与团队同行

2023年07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连杰
16.8K

    刘连杰

    7月5日20时,王延光还在与同事电话沟通技术研发事宜。因为第二天要上台领奖,同事再三催他早点休息。因为承担着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中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研发工作,即使出差在外,王延光也总是加班到很晚。

    7月6日,颁奖典礼开始前,王延光对着镜子认真地整理了一下着装。他极少去关注衣着,“但这次领奖自己是作为胜利油田物探人的代表,不能有半点马虎”。

    伴随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旋律,王延光走上颁奖台。主持人敬一丹邀请他唱一下这首歌。“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从来没在舞台上唱过歌,稍微有点紧张的他清唱了几句,赢得满场掌声。

    “《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我唱了40多年。”他的话音刚落,掌声再次响起。

    能够在中国石化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登上感动石化的舞台,王延光觉得非常荣幸:“一方面源于集团公司对物探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自己的成长与中国石化的发展同频,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谈到这次获得的荣誉,特别重视团队的王延光强调:“不是自己做出了多大的成绩,而是企业和时代的发展成就了自己;不是个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身后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谈到今后的工作,王延光说最紧要的就是继续推进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研究,同时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前沿技术发展,解决未来油田可能面临的勘探难题。

    “物探需要人才,更能成就人才。”王延光希望有更多的物探人才加入中国石化这个大家庭,“这里有好的平台、好的团队,共同完成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任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