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自主研发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系统,推行厂直管班站模式,让生产指令直达一线班站

江汉油田一线油气生产实现信息化管控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胡 鹏 杨楚钰 陶孝文
16.8K

    谢 江 胡 鹏 杨楚钰  陶孝文

    “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系统投用后,各类生产指令可以直达一线班站,有效缩短任务完成时间,大幅提升生产运行效率。”5月24日,江汉油田企改法律部改革绩效室主任时念钊介绍。

    时念钊提到的这个系统,是江汉油田为推行厂直管班站模式而专门打造的基层管控信息化体系。借助该系统,生产指令可由采油厂直达一线班站,不用再经过“厂—管理区—班站”三级处理,让生产运行更高效。今年初,该系统在试点单位荆州采油厂投用以来,该厂人均管井数提升100%,人均产量提升101.6%,生产运行效率和各项经营指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该系统集数据自动集采、异常问题综合分析、处置措施制定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所有生产动态数据自动集成共享,可纵向贯通采油厂和一线班站,横向覆盖各类生产业务,全面支撑采油厂生产监控、调度运行、协同作业和智能决策。该系统的投用,让厂级生产指挥中心成为基层管控体系的中枢。生产指挥中心负责给巡检站、作业队等一线队伍推送各类业务指令;一线队伍完成指令后向生产指挥中心反馈执行结果。这种厂级层面内外操一体化运行的厂直管班站模式,比传统管理模式更为高效,可大幅提升生产运行效率。

    5月25日,荆州采油厂1号巡检站员工巡检时发现抽油机输出轴两边漏油,便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发送异常情况报告。该中心核实情况后,立刻通过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系统派出“工单”,安排维修班员工前去处置,响应时间较以往大幅缩短,体现了厂直管班站模式的优势。

    传统模式下,基层管理中易出现人工巡检精度不够、隐患反馈和整改不及时、绩效统计缺乏依据等情况,给安稳生产带来了挑战。今年3月,荆州采油厂给每名巡检工配备智能化手持终端设备,通过将设备与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系统并网运行,实现对现场人员动态和工作进度的及时掌控。他们还结合管理规模、区域范围、油藏特点等实际,设置3个一线巡检站,进一步提高生产指挥中心与作业现场的交流效率,确保任务指令和执行情况及时上传下达。

    “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系统的投用,让管理层级得到压减,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工作效率、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该系统还能精准计算工作量,让员工绩效考核有了实质性依据。”该油田信息中心应用开发部主任夏钦锋说。下一步,江汉油田将在全油田推广应用该系统,为原油稳产、安全环保提供更有力保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