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机械臂成就了“焊接侠”

2023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元武
16.8K

工作人员对智能焊接机器人进行调试。
焊工仔细核查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质量。
测试阶段,焊工紧盯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操作。
扫码看焊接“智能侠”

    主人公:九轴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

    研发人员:炼化工程集团十建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研发

    特点:6米超大臂展,能够实现多自由度精准控制,是国内首次实现基于视觉三维逆向重构技术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

    绝活儿:具有3D相机扫描功能,实现一键式智能化焊接,节约75%的焊工使用量,焊接效率是传统手工焊的3至4倍

    田元武 图/文

    初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

    在十建公司承建的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近1000平方米的管道预制车间里,两三个焊工来回穿梭,1台新近研发的九轴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完成工艺管道焊接5398寸径。

    “以往,总有数十个焊工同时焊接。现在,有了这台大设备,可以节约75%的焊工,工作效率是手工焊接的3至4倍,焊接质量也非常稳定。”十建公司焊接主任技师刘建国对这项新成果赞不绝口。

    2020年7月,十建公司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发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十建公司负责焊接工艺开发,南京理工大学提供技术支持。

    “当前,工业焊接机器人局限于水平位置的单层焊接,无法焊接非标准管道。我们历经两年多时间完成九轴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试验,正式投入应用。”十建公司第一安装分公司总经理王银飞回忆研发历程时,依旧十分激动。

    九轴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为系列研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机动焊、自动焊向智能化焊接迈进开拓了思路和方向。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教授是研发核心人员,经常在车间记录这项新技术的各项工艺参数,“此次研发实现了从机动焊到机器人自适应焊的跨越,相信中国石化也将率先开启管道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新阶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