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一个快递到达不了的地方,精神食粮可以到。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20多年坚持送书到一线,“图书漂流”诞生无数获益者
黄土塬上书香浓2023年03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予剑 吴杰华
黄予剑 吴杰华 “刚申报了2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另外还有2项革新成果正准备申报。”3月6日,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采油管理一区,刘正国向记者介绍,很多学习书籍都是经理部帮忙购买的,“没有他们的帮助,自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从高中毕业生起步,到成长为众人眼里的“技术大拿”、中国石化技术能手、江汉油田“江汉工匠”获得者,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刘正国,其学习经历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写照。 坪北油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152个采油平台分散在万千沟壑间,交通相对闭塞。“即便是现在,想取个快递,从经理部驻地出发,要往返20多公里山路,花费近40分钟时间,而采油平台就更难了。”该部党政办人员王智介绍,为了丰富一线员工工余生活,他们开展“图书漂流”等活动,设置流动书箱,定期送书到一线,20多年从未间断。 “起初看书只是消遣解闷,后来尝试着写诗和文章,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被大伙儿称作“平台作家”的采油工刘照军在这里工作了16年,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散文诗歌,目前管理着3个A类采油平台。他说自己是读书活动的最大获益者,“心里充实,工作就踏实”。 “名著、小说、杂志、采油专业书籍等应有尽有,后来还应大伙儿要求,购买了许多种植专业书籍。”图书管理员郭胜介绍,许多采油平台坡陡弯多,遇到下雨下雪,员工的“菜篮子”就会成为难题。该部鼓励员工利用工余时间开荒种植,学习摸索,由此还诞生了不少种菜能手。 时代的发展,为“图书漂流”活动注入新内涵。“一方面,这两年新入职员工多,思想更加多元,需要创新方法激励他们在这个远离城市的地方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另一方面,油公司改革、信息化建设,生产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许多老员工面临转岗,需要重新学习适应,思想波动较大。”刘正国说。 该部党委发挥延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利用党史学习教育等契机,把读书活动与爱党爱国爱企、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形势任务教育、感恩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好书推荐、主题演讲、诗歌朗诵、读书征文,以及“学延安精神、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不断延伸阅读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站上台”等多种形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推荐1~2本经典好书,借助“坪北大讲堂”,邀请读书爱好者走上讲台分享交流。为基层建立读书角,利用坪北先锋微信群、企业网站等平台,刊发员工读书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贫瘠的黄土,一望无际的荒原,刚来的时候,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迷茫。”在经理部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上,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唐涵回忆自己初来时的情形,“读了经理部推荐的《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一书后,我决心坦然接受生活给我的历练,扎根黄土塬,投身石油红。” “目前很多站点实现了无人值守,员工集中管理,开展学习交流更方便了。”采油管理一区党支部书记张建国介绍。他们除了对有人值守的采油平台继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组织班站开展朗诵、领读、班前悦读5分钟等学习活动,还借助“互联网+”,在网上建立干部员工学习交流群,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定期推送上级方针政策解读、信息化应用等文章,鼓励大家适应新变革、迎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 围绕老区原油硬稳定,该部还把读书活动与“揭榜挂帅”、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结合起来,引导全员勇于学习技能,善于创新创效。今年,他们的创新工作室设立了几个信息化技改项目,大家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更高了。 员工不断提升的能力素质,为老油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坪北经理部在中国石化“五项劳动竞赛”国内上游组织效能季度考评中名列前茅,两次荣获江汉油田劳动竞赛季度优胜单位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