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评论

供应增速高于需求
竞争形势将更严峻

2023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2年受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经济衰退、油气价格高企、化工市场需求疲软、装置开工率和行业利润下滑。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继续增加,全球化工产能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态势仍将延续,形势将更严峻复杂,竞争也更激烈。

    各国化工企业都在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增长点。如巴斯夫宣布裁员26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2%;陶氏化学宣布裁员20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并且关闭部分工厂、减少原材料采购、削减物流和水电成本,目标是2023年缩减10亿美元开支;杜邦以110亿美元将交通与材料大部分业务(包括整个工程塑料与高性能树脂和先进材料中的部分产品,但不包括汽车黏合剂、Multibase热塑性弹性体和PVF薄膜业务)出售给塞拉尼斯,此次交易是该公司转型的重要里程碑,目标是成为电子、水处理、工业技术、防护、下一代汽车等领域的领导者。

    各大公司虽然在应对策略上各有侧重,但都越来越关注ESG,温室气体减排和循环利用领域的相关支出在资本支出预算中占比也越来越大。即使是呼吁放缓欧洲绿色新政实施进程的许多化工企业, 2022年也一直在推进企业内部的绿色转型。如帝斯曼公司将能源采购目标调整为2030年前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壳牌(英国)宣布未来4年将投资124万美元开发有机残渣生产生物燃料低碳新技术;科思创宣布,在上海的一体化基地建一条耗资2700万欧元的聚碳酸酯物理回收再生生产线,计划今年投产。此外,美国伊士曼公司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法国建回收能力为16万吨/年的塑料循环基地;鲁姆斯公司推出全球首套零碳排放乙烷裂解装置;壳牌与陶氏化学启动电加热蒸汽裂解试验装置,与传统裂解炉相比可减少90%的直接碳排放。

    我国化工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了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能源效率提高、数字化赋能等良好势头,同时也面临国际竞争力不强、现有产品结构不能灵活匹配市场需求、现有技术水平不能全面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我国化工行业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大进口替代力度,稳健提升产业链供给能力和竞争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