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欧洲化工业:遭遇能源短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2023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2年,欧洲化工行业尤其艰难。虽然欧洲的石化公司主要使用石脑油作为化工原料,但天然气仍是欧洲化工行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及生产原料,约占欧洲天然气用量的10%。地缘政治冲突导致气价急剧上涨,引发供应短缺的潜在风险,使得欧洲的化工企业面临燃料成本、电力成本和蒸汽成本上涨等压力,且影响深远。

    化学品产量大幅下滑。2022年,欧盟化学品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6.2%,产能利用率远低于1995~2019年的平均值81.6%,多数欧盟国家的化学品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德国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化学品制造国,石化行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全年产量下降15.5%,已有约20%的公司停产、约40%的公司减产,还有部分公司将产业转移到了国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己二酸、环氧丙烷、丙烯酸等产能占全球比重相对较高的产品竞争力遭受冲击。

    行业利润大幅下跌。虽然化学品售价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攀升上涨了22%,但并不足以抵消成本的上涨。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化工行业总体营业收入为2665亿欧元(约合1.98万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相比增长17.5%,但约80%的企业利润下降,1/4的企业亏损。以巴斯夫为例,其在欧洲购买的天然气约60%用于能源动力供应(蒸汽与电力),约40%用作原料生产化学品,装置正常生产对天然气供应依赖度较高,欧洲天然气供应的高成本及不稳定导致该公司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跌。根据巴斯夫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销售额为873亿欧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11.1%,净收益为-6.27亿欧元,低于2021年的55亿欧元,当然利润大滑坡的原因还有控股子公司Wintershall Dea股权的非现金减值。其他欧洲化工行业知名公司,如利安德巴塞尔(下降约31%)、英力士(下降约140%)、科思创(下降约80%)等2022年利润均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化学品贸易出现逆差。得益于高强度的研发和创新投入(近20年来始终保持在7.5%左右),2011~2021年,欧盟化工行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了超过400亿欧元/年的巨额贸易顺差。而2022年,受生产成本上涨和需求疲软等因素叠加影响,欧洲进口的化工产品数量和价值都超过了出口量,2022年1~10月,贸易逆差约17亿欧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