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攻关六轮次 医好油井“高血脂”

2023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施桂娟
16.8K

    施桂娟

    “泌浅29-8-1H井实施二氧化碳复合降黏工艺后,峰值日产油达19.2吨,日均产油9吨,措施效果不错。”2月17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所长陈义发在生产会上说,“按照这个势头,周期可增油330吨。”

    经过6轮次的试验,从基本数据、层位情况及生产情况的分析,到注入药剂、注入工艺及施工参数的优化,再到现场工艺的实施及效果的跟踪与评价,采油二厂的技术人员经过近一年时间,配制出了一套适用于超稠油井的良方。

    泌浅29-8-1H井于2022年1月27日投产,油层温度下原油黏度高,是典型的“高血脂”井,同时还存在出砂严重的情况。针对这些症状,技术人员对该井实施了三轮次的复合降黏措施,效果较好,但仍存在递减快、周期有效生产时间短等问题。之后,他们根据第四轮的生产效果,第五轮次提高注汽量,未配套降黏措施,生产效果明显变差,周期日均产油仅1.4吨。

    为改善措施效果,技术人员深入分析,根据泌浅29-8-1H井产后期含水率升高,且与邻井存在汽窜通道的情况,决定第六轮次增加前置氮气封堵汽窜通道。根据油井的病症,技术人员决定利用“多味药剂”各个击破:利用降黏剂降低原油黏度;通过二氧化碳溶解降黏,延长低温采油期,改善原油流动性;利用蒸汽扩大降黏剂和二氧化碳波及体积。

    “给油井治病和给人治病是一个道理,要根据症状及时增减药量或更换处方。”陈义发说。

    经过讨论分析,技术人员确定了最佳配方,即“氮气+水溶降黏剂+二氧化碳+蒸汽”。2022年12月中旬,泌浅29-8-1H井实施该措施后,效果立竿见影,累计增油306吨。目前,二氧化碳复合降黏工艺已在泌浅29井区应用11井次,累计增油1308吨。

    “二氧化碳复合降黏工艺的成功应用,为同类油藏开发的注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下一步,我们将精益求精,把方案做到最优,用科技手段助力稠油效益开发。”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热采工艺室主任郝亮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