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稳字当头运行紧扣“五大关键词”

2023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开拓市场

    从国际市场来看,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世界石化装置的开工率将恢复到正常状态,石化市场的产品供应将比疫情期间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国内市场看,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的状况将愈加严重,虽然我国“十三五”以来在去产能和关闭、淘汰落后装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的状况改观不明显,高性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今年受疫情消退、全球石化产品供应量增加的影响,国内出口市场将受到冲击,开拓市场尤为重要。

    一是要与下游用户对接,了解用户需求和要求,根据用户需求做到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确保供应链稳定,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要求。二是通过创新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化,提升供给端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为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开拓市场的重要领域。三是瞄准石化产品供应链的堵点和“卡脖子”的痛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短板技术、短缺产品和关键设备难题,消除供给约束堵点、卡点和脆弱点,实现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配套材料和特殊产品的自主可控和自立自强,这是开拓市场的制高点。

    开拓市场还要瞄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个性化、功能化、定制化,以及新能源、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创新力度,实现在未来高端领域的创新突破,增强在国际尖端领域的话语权。

    保供稳价

    新的一年,石化全行业和相关企业将继续把保供稳价作为首要任务,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继续贯彻“稳定老油气田,开拓新油气资源”“陆相、海相并重”“常规、非常规并重”等思路和方针,实施稳油控水、稠油热采、低渗压裂等措施,深化“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深海和页岩油气为创新和勘探重点,加大创新和勘探开采新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力争突破2300亿立方米;化肥农药等农化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关于春耕期间化肥保供稳价的部署,在保障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持续提质增效,不断开发品质高、效果好的专用肥和农药新剂型,满足高品质农产品和绿色低碳农业的新需求。

    建议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并继续规范成品油市场、适度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对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确保煤炭、天然气等原料供应,改进和科学规范执行化肥出口的法检程序和制度,并为农化品生产企业用电、物流运输等提供绿色通道。

    降本增效

    这两年石化全行业和部分骨干企业效益连创新高,这与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有关,产品价格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截至2022年底,石化全行业的应收款比上年增加11.7%,全行业的存货增加13.7%、营业成本增加16.9%。

    可见,石化全行业降本增效的空间和潜力较大,这也说明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和效益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也较大。

    石化企业应当分析应收款、库存,以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形成的原因,增加的主要因素等,制定并采取具体的措施把应收款和库存压缩到合理区间,把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下来,使企业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运营效率和效益均得到提升。

    提升竞争力

    去年,我国石化产业再次实现重要跨越,世界石化大国地位日益巩固。但我国在迈向石化强国的征途上还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自立自强的原始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及高性能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方面。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成就是显著的,主业更加突出、战略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但盈利能力的差距不容忽视。

    石化企业想要做强需要下更大功夫,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以创新能力和一流水平为关键要素,对标国际先进公司,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不仅把企业做大做强,而且要把企业的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经营能力做强做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夯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基础,从根本上提升石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扩大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

    我国石化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开放与合作的最前沿。

    下一步,我国石化行业将配合相关部委认真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及时传递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和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合理的政策诉求,全力帮助跨国公司纾解在中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进一步深化并加强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日韩等区域合作。深入探讨产业链协同、供应链互通、优势互补的合作重点和机制,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责任关怀、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合作重点和推进机制。尽快重启面对面交流与合作机制。

    尽快研究制定交流预案和内容,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新产业政策传递给跨国公司管理者、决策者,及时沟通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期盼。尤其是与欧洲跨国公司共同探讨在当前能源危机、天然气紧张、装置减产的艰难情况下,如何做好产业链供应链互补,共渡难关。

    通过深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市场要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更好地带动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石化强国的步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