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全生产决不能“赌”2023年02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杜红岩
杜红岩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辽宁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进行通报。通报指出,该起事故发生在春节前夕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期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影响恶劣,教训深刻。 事故再次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媒体报道,这起事故是烷基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泄漏,连续4天进行堵漏作业未成功导致。近年来,带压堵漏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如果堵漏成功,装置可以不停车,皆大欢喜;如果堵漏失败,可能导致泄漏加剧,甚至发生恶性事故。 带压堵漏作业风险极大,能否实施带压堵漏,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不能一味冒险。20多年前,笔者参与过炼油装置油气管线带压堵漏,虽然堵漏成功,但过程惊心动魄。一些人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其实能掌控的只能是自己的行为,结果却不能预料。 管安全就是管风险。石油石化企业许多作业过程存在较高风险,作业前都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相应防范措施。未进行风险评估,就进行带压堵漏等高风险作业,这种“堵”从某种意义上是“赌”,是拿作业者的生命去“赌”,是拿企业的生存发展去“赌”,也是拿管理者的职业生涯去“赌”。这起事件警示更多人:安全生产决不能“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