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继军
春节期间,西北油田百里油区寒潮来袭,滴水成冰。
1月21日9时,西北油田油气运销部输气首站内,值班员温小丹和杨培峰查看着昨日生产情况,不时询问当天保供数据。“越是节假日,设备巡检、数据记录越要认真”。
输气首站是为新疆轮台居民和企业供应天然气的重要站点,每天将80万立方米天然气输送至千家万户。该站副站长都新福连续3年春节在岗,“我们春节全员正常上班,一定要把暖气、福气安全送到千家万户”。温小丹和杨培峰在输气首站工作一年多,今年是首次在岗过年。
“每1小时巡检一次,每两小时记录所有数据。”10时,他俩带上温度计、压力表等工具,揣好记录本和笔,穿着厚厚的工装,开始室外第一次巡检。
隆冬季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进站压力0.45兆帕,出站压力2.64兆帕,进站温度25摄氏度,出站温度35摄氏度,来气量75万立方米。”杨培峰一边记录数据,一边提醒道,“极寒天气下,管线冻堵是常见的安全风险。保证管道不冻堵,天然气电伴热是重要措施。”他查看完阀门,去掉帽子,把脸贴在冰冷刺骨的管道上,倾听管道来气声音。“这1000米伴热带正常运行,才能确保天然气安全平稳输送”。
30分钟后,随着巡检、记录、汇报完成,他们的工装结了一层白霜,脸也冻得通红。此时,该站5号天然气压缩机保养好,准备试运行,都新福招呼他们按照安全标准仔细检查。“机身温度偏高,有异响!”他们迅速停机,对异常点进行分析。逐一排查后,发现排气阀片注油量不适,出现机组排气温度偏高。
13时,都新福重新调整注油量,又逐一检查完善,压缩机再次启动。“压力正常、温度正常、声音正常,各项运行指标符合标准!”听着压缩机发出的轰鸣声,他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吃完饭,又开始新一轮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