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发展必须兼顾减碳

2023年02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2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逾6000万吨,约占全球乙烯消费量的40%,是全球最大的乙烯消费国。尽管随着基数增大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乙烯当量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市场潜力依然很大。2021年,我国人均乙烯当量消费量为42千克/人,与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预计2030年,我国乙烯年产能将达到8000万吨,乙烯工业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2021年7月,我国碳市场启动正式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被纳入的行业,预计“十四五”末石化行业也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2022年6月22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世界第一个“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碳关税覆盖了电力、水泥、钢铁、炼油、化肥、有机化工、塑料、氢和氨等多个领域。CBAM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过渡期至2026年底,并逐步结束免费配额,至2032年全部结束,这将对我国石化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研究显示,按照30美元/吨征收碳税,石化产品出口降幅可达12.4%。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石油基乙烯能耗达到标杆水平(590千克标准油/吨)的产能占比超过30%,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而目前,国内石油基乙烯能耗平均水平与基准水平目标(640千克标准油/吨)相比尚有差距,因此《行动方案》要求,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推动30万吨/年及以下乙烯装置加快退出,严禁新建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装置;推广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等技术,大型乙烯裂解炉、压缩机、高效换热器等设计制造技术,特殊催化剂、助剂制备技术,自主化智能控制系统;鼓励采用热泵、热夹点、热联合等技术,加强工艺余热、余压回收,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探索推动蒸汽驱动向电力驱动转变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