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知识链接2023年01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风电原理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促使发电机发电。简单来说,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是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的。 风力发电机组可分为风力机、发电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部分。风力机将风的动能转换为旋转机械的动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和辅助设备,将旋转机械的动能转换为电能;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气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相应软件,对整机进行监控。 风电分类 按照地域划分,风力发电可分为陆上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按照开发方式分,风力发电可分为分散式风电和集中式风电。 风电资源分布 国内多数油田企业地处风光资源富集区,尤其是“三北”(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风光资源大面积连片分布,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具备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利用和制氢等新能源产业的前提条件。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纲要(2022~2035)》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主要采用集中式开发模式,东中南部地区主要采用分散式开发模式。分散式风电项目一般位于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可就近接入配电网,具有较好的消纳条件。 海上风电是未来的新赛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不断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降本增效,以实现海上风电平价示范。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上风电资源禀赋好、资源量大,相对陆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高,出力更稳定,且靠近东部沿海用电负荷中心,电能消纳条件好,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更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 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了五大千万千瓦海上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这将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更高速发展,到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两亿千瓦。 中国石化国内上游风电发展现状 中国石化国内上游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行业规律,坚持“自发自用、自我消纳”的原则,利用老旧井场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以低投入加快发展风电,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做好市场、成本、风险、体制和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和摸底工作。在用电负荷较大、风电条件较好的油区率先开展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中国石化国内上游企业可积极探索风电与油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投资能力及资源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搭建良好的协同发展平台,有效聚合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以资源开发、场景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引领推动我国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杨思湘 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