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巴陵石化:优良作风代代传承2022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彭 展 徐 娟
本报记者 彭 展/文 通讯员 徐 娟/图 “激情燃烧的艰苦创业场景又历历在目,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前段时间,400多名巴陵石化退休职工代表分批参观中国石化第二批红色教育基地、岳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陵石化公司展厅暨“2348”文化展示中心,感慨良多。 时光回转至半个多世纪前。1969年9月,湘北大地、洞庭湖畔,一座起初为部队提供军服军需物资的“三线”企业诞生。传承军工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巴陵石化已成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联合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热塑橡胶生产基地。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于明年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环氧树脂生产基地。 山间吹响创业集结号 创业艰难百战多。置身展厅,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一幅幅图表、一组组数据,浓缩了巴陵石化走过的风雨历程。 建厂初期,源源不断的“三线”大军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来到湘北黄茅山下,满怀豪情壮志,喝黄泥水、住油毡棚,“小雨当晴天,大雨顶着干,一天当两天”,人拉肩扛、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战歌。 人们不会忘记,在当时全国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中,巴陵石化成为唯一获得国家银奖殊荣的装置;人们不会忘记,为了建好己内酰胺这一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广大建设者在鹰山吹响集结号,历经700个日夜建成投产新装置;人们不会忘记,广大建设者苦干实干,用19个月建成了几代巴陵石化人梦寐以求的“原料工程”…… 近年来,煤气化、特种环氧树脂、SEPS、浆态床双氧水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一次开车成功,一大批绿色环保新产品走向市场。如今,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等重点项目加紧建设,人们充满期待。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一代代巴陵石化人秉承红色基因,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务实、严细、尽责”“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等企业文化,成为激励巴陵石化全体干部员工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不断超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峥嵘岁月《青山不会忘记》 红色物件,珍贵记忆。展厅中,陈列着一本编印于30多年前的《青山不会忘记》回忆录文集。虽然纸页早已泛黄,但书中记录的《涤纶改造琐忆》《四百精英南下记》《第一行足迹》等数十个艰苦创业故事,至今仍在巴陵石化广为流传。 从2017年3月12日至2020年1月19日,巴陵石化官方微信开辟《也读》专栏,转载部分回忆文章共146期,重现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峥嵘岁月,引发网友共鸣。 “廿年前,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的高才生带着美好的憧憬,投进了黄茅山的怀抱。他就是李玉贵。”《青山不会忘记》一文,写的就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玉贵致力于技术创新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李玉贵主持完成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聚丙烯技术开发”项目,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他又参与热塑橡胶SBS工业试生产开发、丁烯氧化脱氢反应器改造等工作。1986年至1987年,李玉贵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今年秋天,79岁的李玉贵久久驻足“绿色产品”展台前,仔细端详琳琅满目的新产品,看到自己曾参与研发的热塑橡胶迭代创新,“走出去”发展步伐稳健,倍感欣慰。 红色宣讲员现身说法 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巴陵石化特邀一批红色宣讲员到展厅现身说法。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忆峥嵘岁月、守无悔初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集团公司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梁红文,是红色宣讲员之一。“我给大家讲得最多的,是我们科研团队咬定创新不放松、团结奋斗开发绿色环保新产品的故事。”梁红文说,“我平时喜欢买鞋,并不是爱时髦,而是因为不同的鞋底都要用不同品质的热塑橡胶……我希望做出世界上舒适感最强的鞋底材料。” 1996年,梁红文和同事从零起步,在国内率先进行热塑橡胶SEBS国产化研究。十年磨一剑,2006年,巴陵石化建成投产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SEBS工业化装置。2015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梁红文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到人民大会堂领奖。 另一位红色宣讲员,是今年90岁高龄的钟征远。钟老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76年从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的部队转业至巴陵石化原岳化橡胶厂担任党委宣传科科长,是一名老劳模。钟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撰写文章,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奋斗精神、传承好创业梦想。只要咬定建设世界领先化工材料企业的总目标,始终保持革命精神、顽强斗志,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钟征远每次做宣讲报告,都声如洪钟、铿锵有力,那声音在展厅久久回荡,将传承的故事送入每个人的心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