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化石能源与氢能融合发展中助力工业降碳

2022年08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包信和
16.8K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如果说化石能源是基础、可再生能源是根本,那么氢能技术是关键,负碳技术(如CCS/CCUS、生物质利用、海洋碳汇等)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传统煤化工面临二氧化碳高排放、高能耗和高水耗的挑战。因此,彻底改变工艺路线,通过碳基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氢等耦合,是煤洁净转化的解决方案,也是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必由之路。比如,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原料煤直接反应,通过“分子炼煤”的形式,直接转化产生烃类、油品、芳烃等化合物,替代高排碳的煤气化过程,极大减少反应步骤,将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降低能耗。

    再比如,等离子体加热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电热转化效率,如果新能源发电成本足够低廉,未来可将煤粉通过等离子体加热裂解一步直接制成乙炔,并进一步加工成乙烯、氯乙烯、含氧化物等高价值化学品,那么煤化工将重回炔烃时代。理论上二氧化碳也是近零排放。

    在氢能经济的产业链中,高效、低成本、低碳排放地制氢是关键。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可再生电能电解水制氢采用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但成本较高。质子交换膜电解、固体氧化物电解将是未来新技术。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针对高效廉价制氢、先进碱性膜材料、高效催化剂和新型储能等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已取得一定成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