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2022年08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克昌
立足国情,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煤炭要革命,但绝不是革煤炭的命,是要在全产业链上实现绿色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洁能源。尽管煤炭产业是传统产业,但传统产业只代表产业出现的时期较早,不代表煤炭产业就是夕阳产业,更不应该出现“十三五”期间在金融支持、科研支持、产能批复等方面的“一刀切”“去煤化”现象。 要坚持节能优先,做好资源和产能储备,在释放优质产能的同时,科学规划煤炭产能“红线”。要加强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煤炭等传统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元发展能源供给,切实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要继续做好新时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着力围绕先进高效燃煤发电、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煤基新材料、煤基特种油品)、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深度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不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作为一个以煤为主体能源的负责任大国,我国一定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审慎研判国际形势,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稳妥进行能源转型。任何不切实际的能源转型都可能给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