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表示,虽然中东石油出口国从高油价和高气价中获得意外之财,但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国将面临食品、原油和燃料价格高企的困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东和中亚主管吉阿祖尔、高级经济学家门库拉斯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依赖石油和燃料进口的中东地区脆弱的发展中经济体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的平均油价为每桶107美元,与去年的平均价格相比,每桶上涨38美元。与此同时,食品价格在去年达到高点后,今年将再上涨14%。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将对石油进口国的对外账户产生负面影响,账户余额降幅将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对低收入国家而言,仅小麦价格上涨一项就将是重大打击。
在最近发布的《区域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东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0.9个百分点,至5%。这反映出,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前景有所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发布的展望报告中表示,“石油‘横财’将有助于缓冲地缘政治冲突对石油出口国的影响。高于预期的油价,以及在几个国家成功开展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活动,中东的石油出口国将看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总部位于利雅得的贾德瓦投资公司5月曾表示,沙特今年的石油出口收入预计飙升66%,达到2490亿美元。据沙特国家统计局估计,仅一季度,沙特经济增长率就达到过去十年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长9.6%。该机构将沙特的经济增长归因于石油出口。(李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