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真不知道是风自己小了,还是被我们吓退了”——胜利石油工程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南海拖航记2022年06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崔舰亭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崔舰亭 “那天,真不知道是风自己小了,还是被我们吓退了。”回忆起在广东阳江参加风电项目的情景,拖航指挥宋志伟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这是他和同事第一次在南海海域为甲方提供技术服务,也是他所在的胜利石油工程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首次涉足海上风电项目。 南下——“难”! 2021年9月中旬,拖航指挥战晓伟接到参加风电项目的命令,他要和宋志伟、胡书建两位拖航指挥一起前往广东阳江市海陵岛以南40海里外的南海执行任务。 “这里风场覆盖面积83平方公里,施工平台是两座钻井改装平台,重量超过万吨,作业水深近50米……”甲方的介绍,让初来乍到的他们感受到了这次任务的特殊性。 由于平台作业半径受限,为了确保移动吊机能平稳起吊,平台与风机基座导管架距离仅有两米。 胜利油田船舶海工作业高级专家李大炜参加过大小拖航近千次,在听完汇报后提醒他们:“提前十步去考虑下一步,阳江和咱渤海湾的精就位可不太一样。” 不一样也要往前冲。由于海域正值风季,留给作业的气象窗口期特别短,他们必须放手一搏。 遇险——“战”! 2021年11月13日,战晓伟、宋志伟、胡书建紧张得一夜未眠。 由于气象预报的偏差,晚上7点多,海上突然刮起了8级东北风,阵风达到10级,浪高6米,平台在升降时发生故障,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能指挥的只有一艘拖轮,风越来越大,平台在随风摇摆,拖轮上的缆绳吃劲得“嘣嘣”作响,他们不停地去甲板观察海况。 “现在想想真害怕,人当时被风吹得在甲板上都站不住了。”宋志伟说。 拖轮在风浪里加大马力,拖带着平台和东北风“死扛”。风终于小了,他们安排平台立即检修,拖轮继续向预定海域前进,在接近基座时,平台顺利完成抢修。 “真不知道是风小了,还是被我们吓退了。”胡书建说,这次拖航让甲方激动得连夜发来了一封感谢信。 “好不容易‘抢’下的市场,我们就应该用本事去保住!”宋志伟说。 凯旋——“喜”! 进入2022年,甲方工期排得更加紧密,一座座海上风电塔也被吊装至预定位置,想着这些新能源马上就能投入发电,宋志伟很兴奋:“能把胜利的技术带到南海甚至更远,我感到很骄傲。” 7个月,他们战胜了狂风也战胜了自己。 “面对如此苛刻的拖航对接要求,你们利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一次次艰巨的拖航任务,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不管海浪多么汹涌……”甲方在给他们的表扬信中这样写道。 7个多月的“外闯”时间,对经常抛家舍业的他们来说算不上最长,但为他们赢得的“掌声”却足够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