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金陵石化炼油四部以现场标准化、技术创新化、专业网格化为抓手,推动1号渣油加氢装置检修安全有序进行,为下一周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大修现场变身“科技展示台”2022年04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伟伟 张霄敏
□陈伟伟 张霄敏 “今天的作业类型复杂多样,大家在施工期间务必要时刻关注周边环境,加强各项安全措施完好性检查,严禁发生交叉作业!”3月30日早上7点,炼油四部安全总监沈三林在安全喊话中提醒。 自上一周期开车以来,金陵石化炼油四部1号渣油加氢装置已累计运行17个月,加工原料油287万吨,为企业提质增效作出了应有贡献。借助此次检修契机,该公司对1号渣油加氢装置进行查漏补缺,以现场标准化、技术创新化、专业网格化为抓手,推动检修安全有序进行,为下一周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精细谋划,多层次管理,打造现场标准化检修 “标杆就得有标杆的样子,兄弟单位都看着咱们呢!”在年初的动员会上,金陵石化炼油四部党总支书记顾宇为此次检修定下了基调。为此,该部提前9个月制订检修计划,以“5S”现场标准化建设规范为样板,从人员和工器具两方面出发,多措并举落实检修现场标准化管理。 检修期间,平均每天都有30多项作业需要完成,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的技术能力成为确保高质量作业的关键。早在检修之前,该部就制订了每日作业计划,并从其他装置抽调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前来协助。他们将参与检修的人员按照岗位要求分时段、分区域进行职责划分,确保每个区域每个时段都有对应的专业责任人,减少了遇到问题时的协调过程,有力保障了检修施工进度。 在工器具方面,该部更是严格把关,每批次检修重点配件到货时,都会按照物资清单进行抽查,确保配件质量合格。他们设置了标准化检修物料仓库,按照配件用途分层摆放,并安排专业的设备人员负责物料发放,同时在作业现场划分出检修设备临时摆放区域,让每个螺栓、每个垫片都有固定的位置,确保检修现场面貌整洁。安全环保管理人员每天还会对现场施工工具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并跟踪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将不合规器具及时清除出场并开具安全罚单,全面做好现场施工安全保障。 此外,该部还将监护人的标准化纳入检修管理,特意制作了“安全监护提示卡”,要求监护人随身携带。卡片上详细标明了监护人日常工作中需精准落实的安全措施,以及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能有效避免遗漏必要监护步骤,让安全更有保障。 “标准化检修大幅提升了施工的规范性和效率,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返工,保证了检修进度按计划推进。”工区主管张磊说。 细节入手,多角度改进,引领技术创新化检修 在此次检修中,除了使用传统的吊车、F扳、高压水枪等工器具,金陵石化炼油四部还大胆采用新方法、引进新技术,将大修现场变成了“科技展示台”。 内窥镜技术便是检修中的一大亮点。以前检查该装置的高压沉筒液位计,拆装就需要一天半时间,再加上人工检测,耗时更久。使用内窥镜技术后,可在设备不解体的情况下,将镜头从调节阀气缸上方的防雨帽处伸入,详细检查膜片及弹簧等内部构件是否存在进水腐蚀或损坏情况,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快捷方便。借助新技术,60余台调节阀、17台浮筒液位计的内部检查轻松完成。 新研发的高压换热器螺纹锁紧环头盖拆卸工具也在这次检修中大放异彩。以前的拆卸作业是两辆吊车同步进行,一台控制方向,另一台旋出头盖,不但需要相关人员之间紧密配合,而且对作业空间要求极高。新研发的这套拆卸工具则像是一个全自动“大扳手”,不但自身体积小,而且重量也仅有0.8吨,更适合在狭小的空间中使用。有了它,检修人员就能轻松地将换热器头盖旋出机体进行维修,回装时不仅便捷,而且换热器头盖的密封性能也极大提升,减少了泄漏隐患,更加安全可靠,为装置开车实现“零泄漏、零热紧”提供有力保障。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金陵石化仪表专家的指导下,该部首次实现了在线对反应器内部高压柔性热电偶进行检测。通过对比正常工况下、停工降压后、反应器卸剂后这3个关键节点热电偶接地电阻的相关参数,技术人员可快速判断热电偶是否运行正常、需不需要维修更换,检测时间也从以往的半天压缩到十几分钟。 “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检修效率和质量,也是对创新成果的实战化检验,为今后装置稳定运行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顾宇说。 分级治理,多方位联动,落实专业网格化检修 此次检修时间紧、任务重,“高效”成为全体员工口中最高频的热词。 为确保各项检修任务高质量完成,该部打破传统界限,将现场进行网格划分,每个网格都配备工艺、设备、安全和班组操作人员,立体优化 “网格+人员”双配置,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完备的单元作战能力。同时,他们充分发挥标准网格化管理优势,创新性地将停车吹扫方式从以往的“一组一线”转变为“一组一片”,由工区主管牵头、班长或高技能人才带队,全权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吹扫任务,不仅提高了吹扫效率,而且保证了各条管线均检测合格后交出。 针对重点检修项目,该部则详细划分项目等级,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以“CD区”机泵检修为例。由于机泵振动会损害机身,影响泵体密封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泄漏事故,因此,该部在检修前便按照标准对“CD区”机泵情况进行检查归类,将振动较大的两台机泵优先纳入检修计划,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目前,一台机泵已完成更换,另一台正在维修。 检修现场也是培训课堂。很多其他装置的青年员工在完成了本职工作后,就会来到检修现场,协助完成管线吹扫、阀门养护等前期准备工作。“作为新时代的石化员工,不能只懂自己管的那一套装置。”炼油四部经理赵勇说,“通过抽调人员参与检修,让青年员工感受不同装置、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为今后做好装置运行维护工作开拓思路,为企业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