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传出喜讯,滞留沙特、科威特、土库曼斯坦等8个国家的海外员工全部实现第一轮回国倒休,累计超2700人次,其间未发生一起人员感染,没有一个输入性病例

“报告,我们都已平安归来”

2022年03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蒋 振
16.8K

    ●蒋 振

    2月24日,搭载着土库曼斯坦项目倒班员工的航班平稳降落在东营胜利机场。至此,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因疫情滞留沙特、科威特、尼日利亚、土库曼斯坦等8个国家的海外员工已全部完成第一轮倒休。

    面对海外疫情多次反复、国际航班几度熔断、项目所在国边境关闭等困难,胜利石油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海外倒班方案,利用联合包机、商业航班等一切机会,全力推动海外项目滞留人员回国倒休。

    该公司各海外项目部从严落实防疫隔离措施,做好倒班人员管理,严防外部疫情输入,累计组织人员倒休275批2755人次,其间未发生一起人员感染,没有一个输入性病例,保证了海外员工身心健康,让因疫情滞留的每一名海外将士都能平安归来。

    绝不发生一个输入性病例

    在沙特东部省1号营地旁的空地上,整齐排列的40余栋野营房围成了一个单独院落,环绕营区的是隔离警戒带、禁止穿越标志、金属大门和24小时的严格门禁,这里就是员工回国前的隔离营地。

    为保证休班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胜利石油工程统一安排员工回国休班前,在隔离营区进行14天隔离观察,跟踪测量体温并接受核酸、抗体检测,防止外部病毒传入。

    清晨,隔离营区负责人郝海瑞正准备进入隔离营地,他将口罩、隔离衣、医用手套、护目镜等各类防护用具穿戴整齐。“所有隔离人员都安排单人单间居住,严格禁止与外部人员接触,工作人员每天进入隔离区送餐、测量体温都会按要求进行有效防护,尽最大限度保障休班人员身体健康。”郝海瑞说。进入营区后,他逐人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和用餐饮水情况,并输入手机做好记录。

    与此同时,胜利石油工程疫情防控办公室的马强正在电脑前汇总海外项目每名隔离员工的体温和身体状况信息。为严格落实国家、集团公司外防疫情输入的相关要求,该公司在8个海外项目部全部建立隔离营地,制定下发了《海外项目倒班人员疫情管控方案》,详细规定了隔离区设置要求、隔离期间的措施责任。

    “设置隔离区、落实休班前人员隔离观察是我们防止病毒输入的有效手段,每名隔离人员每日都会分早中晚3次测量记录体温,入住当天、第7天和结束隔离前都会安排核酸检测。”马强说,“我们充分利用云数据平台,搭建了海外员工隔离情况信息库,实时跟踪统计隔离人员每次体温、核酸检测情况,设置了异常情况报警,确保每名员工隔离期间的信息全部可跟踪、可追溯。”

    全程保障海外员工回家路

    2月11日,经历了10余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胜利石油工程土库曼斯坦项目最后一批倒班员工李文睿等一行3人顺利降落在郑州国际机场。虽然已回到国内,但是他们的回家路依然不轻松。从郑州机场入境后,他们在入境口岸做核酸检测,经过14天单独隔离,从郑州集中转运至东营,到达东营后还需要进行7天隔离观察,隔离期间需要进行5次跟踪核酸和抗体检测。

    为服务好倒休班员工,该公司各海外项目部为每个倒班团组都编制了倒班工作预案,并结合回国途中和隔离期间的事项安排,制作下发了“海外员工倒休班明白纸”,详细标注了从申请回国到解除居家隔离的全部流程及注意事项。疫情防控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每一批回国人员的行程和隔离情况,每日汇总上报回国人员隔离、核酸检测信息。

    “出发前,项目部通过网络组织了专题培训,向我们讲解了回国途中和隔离期间的防疫要求,我们都能充分了解隔离报备流程,全力支持配合好防疫工作。”李文睿说。

    针对部分海外市场所在国边境长期关闭,人员无法倒休的实际情况,胜利石油工程积极联系国资委、大使馆、兄弟企业,组织320人次乘坐包机航班回国,加快人员倒休节奏。

    此外,该公司积极做好海外项目部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海外拜年视频连线、员工家庭“一帮一”等特色帮扶;依托公司EAP心理工作团队,对海外员工进行全员心理测评,组织心理服务志愿者录制了20余小时的心理调试课程;开展网络跳绳比赛、云合唱、快乐舞动等多样的网上活动,丰富海外员工的精神生活,保证海外队伍的稳定。

    “这次我做最后一名”

    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回国机票十分紧张,各海外项目部只能采取小批量、逐批轮替的方式推进倒休。一边是亲人的期盼、回家的渴望,另一边是岗位的职责、项目平稳运行的需要,海外项目骨干员工都选择主动留下坚守岗位,把休班的机会先让给有需要的同事。

    “我愿意坚守到最后,坚决保证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已在沙特连续工作400多天的SP103队司钻孙海雷说,“去年刚到沙特就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当时大家心里都很慌,是我们平台经理带着队上骨干员工冒着感染的风险,轮流到井场门岗值班,对出入人员逐一测量体温,排查人员接触情况,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孙海雷和队上11名骨干员工一起,奋战在抗疫、生产第一线,他还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帮助班组员工学习甲方钻井设计和流程要求。新招聘外籍员工操作技能欠缺,他主动参加帮扶小组,结对指导传授技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SP103队多次创出施工纪录,其中,在KSN51井施工中节约施工周期8天14小时,得到甲方阿美公司通报表扬。

    看着周围送行的同事,即将踏上回国旅程的科威特项目部平台经理王军的眼睛湿润了。多年海外工作经历养成了他敢于争先的性格,他一直将“站排头、争第一”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带领的SP990队成了第一支被甲方认可的标杆队,在同批启动的钻机中,该队的钻机首先实现开钻,运行时效和创效能力连续两年稳居项目部第一。疫情期间,他又带领队伍连续奋战,克服物资保障和生产组织困难,高质量完成钻修井施工22井次,获得甲方高度认可,并与甲方签订了5+1年新合同。

    虽然已在海外钻井现场连续工作了390多天,但王军对倒休却只字不提,直到队上其他超期工作的员工都已安排回国休班,他才卸下工作,成为队上最后一名休班员工。“以前事事都要争第一,这次很高兴当了‘最后一名’。”王军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