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集团公司全面宣传贯彻安全作业“7+1”制度

2022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郑长青
16.8K

    本报讯 2月24日,集团公司安全监管部组织全系统企业开展新修订直接作业环节“7+1”安全管理制度宣传贯彻视频会。安全监管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全面解读了新修订8项制度的要点、变更内容和新的要求,并将新老制度进行了逐项比对说明。这是集团公司首次对该制度进行宣讲。

    按照会议部署,3月31日前,各企业将完成内部各级相关领导和各单位专业人员、主力承包商关键人员的全覆盖宣传贯彻培训,并组织主力承包商对分包商关键人员进行宣传贯彻和培训;4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应的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细则。集团公司将把企业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2022年度安全业绩考核范围,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对制度落实不利和不经专业安全确认、不在现场签票等严重违章行为给予严肃问责。

    此次活动,是集团公司首次将“7+1”制度在全系统进行大规模、集中宣传贯彻,对各级管理人员进一步重视和加快理解制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郑长青)       

    新闻链接

    ◆ “7+1”制度 ◆

    1月27日,集团公司印发《中国石化作业许可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简称“7+1”制度)。

    ◆ 总体思路 ◆

    按照“谁的业务谁负责”“风险管控最有利”和“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以依法合规为核心,以体系思维持续改进为主线,突出“分工负责、协调统一、齐抓共管”的责任定位,进一步提升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的科学性、适宜性。

    ◆ 新制度特色 ◆

    兼顾刚性执行与企业实际,杜绝安全管理“一刀切”,将7项特殊作业管理规定由执行类改为实施类,企业结合实际进行承接,在制度的完善、执行、监督、考核等环节更加趋于合理。

    兼顾整体与个体,重点管控作业风险,更加注重“1”和“7”之间严密的逻辑结构和不可分离的统一体,“1”是上位、是总领,“7”是下位、是基础。

    兼顾减负与不减责,结合实际优化、简化JSA(作业安全分析)流程,与作业许可相融合,首次明确“双监护、单监护、区域监护、巡查监护”四类监护形式和要求。

    ◆ 新修订内容 ◆

    “三个明确”

    明确常规操作、一般作业、非常规作业、特殊作业的定义,并列举示例供企业参考执行。

    明确本规定适用于“双边”作业及装置大检修等施工作业,新建项目工程施工作业参照执行。

    明确“谁的业务谁负责”“风险管控最有利”“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两个精简”

    精简JSA分析,废止原JSA管理制度,将其融入单项作业全过程,消除形式主义倾向。

    精简作业监护,实行作业分类监护,除执行“双监护”的作业外,其余作业的监护形式由企业结合实际确定,为基层减负。

    “四个新增”

    新增作业预约,由企业结合实际,建立特殊作业、非常规作业预约管理制度。

    新增贴挂标识,在安全交底后增加现场贴挂标识步骤,明确作业部位、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和监护人。

    新增监护人职责,增加监护人7条通用职责。

    新增电子作业许可证管理,鼓励企业推广使用电子作业许可证。同时,参照新版GB 30871有关要求,对7项特殊作业统一了名称、规范了框架内容、提出办理人员原则性要求、完善风险防控措施、调整作业许可证推荐样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