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九江石化通过紧盯费用指标、过程优化、专项攻关等方式,减少蒸汽、天然气、燃料等能耗,实现费用逐月减少

节能优化团队持续为能耗“瘦身”

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邓 颖 杜荣荣
16.8K

图为炼油运行五部员工对低温发电站进行优化调整。谭飞飞 摄

    □邓 颖  杜荣荣

    今年以来,九江石化精细管理能耗,组建节能优化团队,通过紧盯费用指标、过程优化、专项攻关等方式,持续减少蒸汽、天然气、燃料等能耗,费用逐月减少。11月创年内新低,燃动费用达87.56元/吨,炼油综合能耗达66.63千克标油/吨。

    内外并举盯紧蒸汽消耗

    “经过严格管控,我们的燃动费用持续下降,11月低于90元/吨,创年内最低点。”12月7日,在年度节能工作总结座谈会上,九江石化生产经营部节能办公室主任游焱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创下这个纪录并不容易。11月,气温降低,全厂装置进入冬季运行模式。如何在认真做好“五防”的基础上,抓好蒸汽这一燃动费用大户?生产处室、基层单位上下联动,内外并举,抓实现场节能工作。

    对内,他们强化过程节能。节能优化团队逐一检查确认系统管线伴热、仪表伴热、装置内部管线伴热投用情况,根据气温变化,关小1号常减压装置内伴热线开度,蒸汽消耗用量由4.8吨/小时降至4.4吨/小时。此后,他们适时停用、关小全厂伴热线开度,共节约蒸汽2.6吨/小时;降低循环氢流量,减少3.5兆帕蒸汽消耗1吨/小时。此外,他们对照分解指标,通过日记录、周通报、月考核形式,每日同步在节能群里通报消耗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属地单位做好日常节能。

    对外,他们严控蒸汽采购。根据煤炭市场的价格变化,节能优化团队实时计算动力自产蒸汽成本。根据测算,动力机组发电成本已高于购电成本,动力锅炉烧全煤工况比较合算。生产处室及时指导动力机组降低发电负荷至最低35兆瓦,压减外购电厂蒸汽负荷至最低69吨/小时,实现燃动费用最优控制。11月,外购二电厂蒸汽从前期每小时80吨降至70吨以下,外购天然气从前期每日1.35万立方米降至0.4万立方米。

    平衡燃料气缺口降低天然气消耗

    11月,外购天然气价格突然上涨18.28%。为破解燃料气缺口难题,节能优化团队打出了一套应对组合拳。首先,他们对天然气、瓦斯与液化气进行热值价格测算,确定生产优化方向。经测算,全厂瓦斯不足时,适度补充天然气和煤制氢氢气比补充液化气更划算。他们现场指导瓦斯产耗平衡与优化,最大限度减少天然气消耗。

    与此同时,他们对全厂17套装置33台工艺炉瓦斯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对全厂工艺炉炉膛氧含量、炉膛负压和排烟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消耗及时查明原因,提出优化措施,并联系相关单位对接交流,进行专业论证,以便实施节能措施,全面优化加热炉运行。

    11月18日,发现渣油加氢装置瓦斯超标后,节能优化团队立即组织计量中心,与炼油运行六部对接,现场管线逐一检查,最终发现是瓦斯带液严重,引起瓦斯量增加。六部强化管网压力及液位监控,增加瓦斯罐脱液频率,很快解决了瓦斯超标的问题。

    生产上,他们打出一套优化组合拳。针对冬季气温低,干气中的碳3组分含量下降,致使自产瓦斯量难以满足装置冬季生产运行需求的情况,优化团队测算瓦斯中的碳3组分含量,从而指导生产,瓦斯收率从不足2%提升至3.5%,增产瓦斯1吨/小时,节省天然气2.26万元/日。11月,外购天然气从前期每日1.35万立方米降至0.4万立方米。

    专项节能项目减少燃料消耗

    “开大进发电站热媒水阀门,调高热媒水流量。”11月中旬,九江石化节能优化团队和基层运行部同向发力,抓住发电黄金时间,在高质量完成低温热发电站膨胀机组检修工作后,及时调整生产,开展技术攻关,将低温热发电站发电功率稳定在1300千瓦,发电负荷较上月增加200千瓦,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节能优化团队紧盯能耗指标,精准开展专项优化。他们分成蒸汽系统、燃料系统、直供料系统等15个系统优化小组,投身装置现场摸排,分析研判,针对关键能源消耗工作,持续开展对标比标,挖掘装置潜力,打破装置界限,完成从逐个装置到逐个系统的突破;持续开展各工质用能诊断与优化测算,并跟踪实施效果,实现闭环管理。

    针对两套常减压装置、渣油加氢及加氢裂化装置加热炉存在排烟温度高、炉膛辐射室外壁温度超高的现象,他们利用大检修集中进行炉管强化吸热节能改造、衬里热反射节能改造,降低了炉膛外壁平均温度和排烟温度,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减少了燃料消耗。6台加热炉节能改造后,减少燃料气用量0.082吨/小时。他们对1号、2号催化装置余热锅炉的蒸发段、高温省煤器进行节能改造后,外购中压蒸汽每小时减少6吨,降低全厂能耗约1.22个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