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热心公益的“好妈妈”

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郭会明 郭 巍
16.8K

    □郭会明  郭  巍

    王锐,燕山石化检验计量中心分析三站副班长,一名普通党员,她不仅是兢兢业业的好员工,而且是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好“妈妈”。

    王锐常说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有3件“小棉袄”——一个女儿是亲生的,还有两个女儿则远在大山里,从未谋面。这还要从2015年她参与的“加油一起成长”公益行动说起。

    “加油一起成长”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加油计划”活动,旨在让那些长在大山里的孩子通过资助改善生活面貌。经过一番了解,带着一份期许,王锐决定加入其中。“我想力所能及地帮帮孩子。”从2015年9月到2020年6月,王锐每月为一名女孩捐助100元生活费,并时常给她邮去各种书籍、衣物和学习用品。每个学期末,她会收到一份从大山里邮来的成绩单。“有点歪歪扭扭的稚嫩的字迹,写满了孩子一学期的快乐、收获和心愿,我每次看到都特别欣慰。”王锐把女孩6年的成绩单都精心保管好,记录着她的点滴成长。

    2020年9月,王锐继续每月为另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女孩捐款。“我想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一点爱,让她们对未来有更好的憧憬。”王锐说。

    除了给远在大山里的孩子送去关爱,王锐一直关注着身边的贫困学校。2019年以来,她多次参加“你我同行”涞水助教活动,累计自费为学校捐书200余本、物资50余件,她希望为孩子们和村里的孤寡老人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渐渐地,帮助别人已是王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到捐赠物资,大到筹款救人,在她看来“只要能帮的忙就一定要帮”。

    月月是北京房山区爱百福福利院里的一名儿童,工作人员说她只能看到微弱的光亮,她最喜欢的就是让人抱着她寻找光,并不停地伸手去抓。每次去盲童院,王锐一空闲下来就会坐在窗前抱着月月,一边摇着,一边看着满脸兴奋的她。看着灿烂的阳光温柔地照在她的小脸儿上,王锐心里既幸福又心酸。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法用眼睛去发现、感知、记录这世界的美,可他们却同样拥有一颗天真、纯洁而敏感的心灵。王锐说,“我不能给他们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我想给他们带来关爱和温暖”。

    2019年开始,王锐组织了关爱盲童的爱心活动,她经常带着学校的孩子走进房山区爱百福福利院看望那里的盲童孤儿,给那里的孩子送去食品和生活用品,和孩子们聊天、做游戏,与他们拉近距离,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热心的王锐,对学校班级建设也是义不容辞,很多家长说她多管闲事,但再多的委屈和不解也没有让她放弃。倒班的她在工作之余,一直担任女儿学校的促委会主任一职,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并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家校沟通工作,3年里为孩子们无私地付出,只为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2020年,由于身体原因她辞去促委会主任职务后,但并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默默陪伴。她成为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员和陪读妈妈,每周3天,她牺牲下夜班睡觉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短短一小时的伴读时光,为他们带去中国传统文化、名人故事等知识。

    除了关爱孩子,她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望敬老院里的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陪老人谈心,帮忙打扫卫生,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还为他们包饺子。一直以来,王锐无私的爱和暖心的陪伴,如阳光一般,洒向更多的人,温暖和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