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8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在北京联合发布《2021研究前沿》报告和《2021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2021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展示了生态与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信息科学等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61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其中2021年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排名前十的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有机合成、先进材料、生物化学等方面。与2013~2020年相比,前十个热点前沿中超过半数属于首次入选。
有机合成方面,氮杂环卡宾催化2020年就曾入选热点前沿,2021年则突出了光和氮杂环卡宾的协同催化;二氧化硫插入策略合成磺酰类功能分子、非共价相互作用(卤键、硫键等)及不对称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等3个研究方向均是首次出现。
先进材料方面,钙钛矿材料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2013~2020 年主要研究其作为电池材料和光学晶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领域的应用,2021年重点关注了其铁电性质;基于水凝胶的应变传感器曾是2020年的热点前沿,2021年在抗干燥、热稳定性及机械稳定性等性能提升方面做了较多研究;电磁波吸收材料曾是2016年的新兴前沿,重点关注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电磁波材料,2021年重点关注了具有棒状、花状及层状结构复合物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无铅储能陶瓷曾是2020年的热点前沿,重点研究了无铅钙钛矿铁电储能陶瓷材料,2021年重点关注了无铅弛豫铁电储能陶瓷材料。
生物化学方面,化学动力学疗法和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均是首次入选研究前沿。
《2021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2021研究前沿》基础上,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表现。报告显示,2021年,在11个大学科领域整体层面,美国仍最为活跃;中国继续稳居第二,而且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10个,远远超过美国(1个),占据绝对优势。
(彭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