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知识链接

2021年11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翟瑞龙
16.8K

    ●什么是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内又称为再生纤维,是指采用回收的废旧聚合物材料和废旧纺织材料加工制成的纤维。具体加工路线为采用废旧化学纤维或纺织品及其他废弃的高分子材料,经物理开松后重新使用,经熔融或溶解后进行纺丝,或将回收的高分子材料进一步裂解成小分子重新聚合再纺丝制得的纤维。由于其利用废旧PET瓶片、废旧纺织品等为原料制备纤维,实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故称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品种主要包括聚酯(PET)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与原生化学纤维在成分、结构、物化性质等方面基本一致,可经过纺纱等加工制成纺织品或复合材料。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的产品应用领域

    经过物理法、化学法再利用过程制备得到的再生化学纤维在服装面料及鞋材、家纺装饰、汽车内饰、土木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差别化品种和功能化内涵更加丰富。用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在服装、家纺领域可替代原生纤维,非织造织物可用作汽车内装修材料,如座套、絮垫、车顶内衬、地毯底衬,以及工具箱、行李箱中的衬料等。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制品对人体有害吗

    随着我国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产品总量的持续增加及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该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也在持续深入。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32项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关注纤维一般性能的质量标准,而且密切关注纤维的生态安全性评价标准,尤其对于再生化学纤维生态安全标准更多关注。为此,参考国际标准,我国制定了生态纺织品标准GB/1 8885—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对纺织品中毒害物质的含量提出严格的控制标准。《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02007-201 9)和《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GB/T40351-2021)也对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的限量物质进行了限定,指标高于GB/1 8885相关规定,消费者可放心选购相关产品。

    (素材由翟瑞龙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