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体系思维管理者2021年10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叶敏 姜军林
人物名片89 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 经理、党支部书记 齐庆轩 在周围同事眼里,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经理、党支部书记齐庆轩从来都是一个雷厉风行、丝毫不讲情面、敢想敢干敢担当的管理者。他深谙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地用体系思维创新工作。“工作特性决定,弦一刻不能松,要超前准备,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万无一失。”齐庆轩这样说。 当下,他已开始新一轮生产组织化工作的思考,把握生产过程变化,进行动态风险控制、成本控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齐庆轩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叶敏 姜军林 刚从集团公司中青年干部集训班回来,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经理、党支部书记齐庆轩就全身心投入装置停工准备中。9月中旬,40套装置实现高质量、环保、绿色停工后,他马上组织团队投入开工准备中,用系统思维去统筹,检验每一个环节,反复演练打磨,不断完善,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与工作风格。 在周围同事眼里,齐庆轩从来都是一个雷厉风行、丝毫不讲情面、敢想敢干敢担当的管理者。他深谙管理的重要性,严抓基础管理,推进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利用体系思维、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齐庆轩以要素为基准,改进提升管理体系,推进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认证,推进工艺平稳性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利用制度系统平台,实行资料归档标准化,实现工艺管理记录集中归档和信息共享,先后推广实施巡检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停开工标准化管理。“既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方便了管理。”齐庆轩总结。 为保证岗位责任制落地,齐庆轩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践,按照谁的专业谁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识别梳理诊断。他进行全员经常性检查,发现技术资料审批流于形式,就将工艺技术资料分段责任到人,并持续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让问题资源推动管理提升。 “他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非常扎实。”身边同事这样评价。齐庆轩成立部门信息化小组,推进系统建设,在DCS(分散控制系统)、系统优化与用能管控平台建立全厂动力系统实时监控图、平衡表,指导各能源系统平衡优化;牵头建立全厂主要能源运行控制参数监控表,为精细化能源绩效考核服务,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作为生产技术负责人,齐庆轩利用复盘制度、渐进追赶方法,探索科学绩效考核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降本增效显著,APC(中控先进控制)应用连续14个月在系统内排名第一。他主张持续开展高效机泵、风机节能改造,着力降低电力消耗,实现设备节能4465万元,吨原油取水保持系统领先。他带队成功试产70B号道路沥青产品,创新“沥青生产计划单”管理模式,沥青收率增幅150%。经过不断地调研、思考,齐庆轩成功投用低温余热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实现炼油新区低温余热资源全部回收利用,降低成本400余万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齐庆轩善于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思考和实践。通过基层座谈和调研,针对工艺技术序列存在的21个问题进行剖析、改进。应急、开停工、技术攻关、生产组织统筹等重点工作,他都创作成朗朗上口的“打油诗”。他安排提醒工作时常常跟着“举个例子”,在落实监督和控制的“管”之外,同时落脚于指导和服务的“理”上,使管理具象化。 齐庆轩不断地用体系思维创新工作,工作量比平时增加四倍。他说:“工作特性决定,弦一刻不能松,要超前准备,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管理工作始终在路上。如今,齐庆轩已开始新一轮生产组织化工作的思考。他始终是忙碌的,把握生产过程的变化,进行动态风险控制、成本控制,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齐庆轩和他的团队永不完结的课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