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科研难题攻关手

2021年10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姜家飞
16.8K

    人物名片90

    润滑油公司上海研究院动力设备用油研究所主任、党支部书记 王靖宇

    在润滑油公司上海研究院,动力设备用油研究所主任、党支部书记王靖宇是公认的巧解科研难题攻关手。2010年,博士毕业的她放弃在高校任教的机会,来到上海研究院,先后从事金属加工油、船用发动机油等科研工作。

    没有模板,没有参考,就摸着石头过河;时间紧、任务急,就加班加点;由于疫情不能访船,那就打电话、发微信、发邮件联络市场人员。一切只为让长城低硫船燃润滑智慧树越长越大、硕果累累。入党15年,王靖宇先后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润滑油公司研发标兵”等称号。

    姜家飞

    今年,根据低硫应用场景,由润滑油公司上海研究院动力设备用油研究所主任、党支部书记王靖宇牵头,搭建了更加反映工况的模拟评定方法,紧密开展高性能气缸油、中速机油产品研究和应用转化验证,为低硫船燃时代配套润滑做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围绕双碳目标,我们与国内唯一拥有自主技术的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开展氨燃料等新能源发动机配套用油的开发,推动了国机国油实践。”提到近期取得的突破,王靖宇满是自豪。

    在润滑油公司上海研究院,王靖宇是公认的巧解科研难题攻关手。2010年,博士毕业的她放弃了在高校任教的机会,来到上海研究院工作(当时名为上海研发中心)。她先后从事金属加工油、船用发动机油等科研工作。面对科研难题,她始终抱着不服输的韧劲,敢于和问题较真,秉承钻研精神,攻克一个个科研技术难题,为润滑油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

    初入职时,王靖宇在带教师傅的带领下,加入新产品脱水防锈油攻关团队。她说:“检测是科研的眼睛,没有检测方法,实验室调制的配方如同盲盒,就无法判断产品性能是否有所提升,为抢占高端市场,就必须加快研发进度,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于是,王靖宇和团队不分昼夜进行技术攻关,没有方法,那就自己创建,通过研究油品的使用场景,制作“金属荷包”模拟现场工况,评价出不同配方的脱水防锈性能优劣,最终成功开发出性能优异的产品并投入使用,成功抢占市场先机。这段研究经历让她围绕客户需求及工况要求发扬钻研精神、凝聚团队力量来开展创新工作,更坚定了对企业科研的信念。

    2015年一个周末,在收到新开发客户的使用问题反馈后,王靖宇立即动身,用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由于现场工况苛刻,无脱脂线直接退火,对轧制液的性能和应用维护提出很高要求,为了解现场应用细节,她连续在客户现场工作一周甚至半个月之久,在返回实验室后又抓紧一切时间开展油品调整工作,确保客户现场应用安全、正常。

    2019年,根据公司工作需要,王靖宇加入船用发动机油研发团队,在新的专业领域、新的岗位、新的研究团队开启新的工作。

    2020年,面对疫情、航运业变革及国际两冲程发动机巨头德国曼恩能源公司发布的最新气缸油认证策略等多重考验,王靖宇带领新的研究团队,不断攻克难题、突破创新。

    没有模板,没有参考,就摸着石头过河;时间紧、任务急,就加班加点;由于疫情不能访船,那就打电话、发微信、发邮件联络市场人员,用尽一切办法和船东取得联系。

    几经辗转,终于获得现场实际应用数据。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长城50100终于获得曼恩能源首批Cat.II的认证。

    “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在企业为我们厚植的科研沃土上,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让长城低硫船燃润滑智慧树越长越大、硕果累累。”王靖宇憧憬未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