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油企转型路线图:欧洲激进 美国保守

2021年08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对待能源转型的态度不同

    以bp、壳牌、道达尔能源、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为代表的部分欧洲石油公司采取较激进的能源转型策略。在战略层面上,欧洲石油公司普遍认为,“去碳化”和“电气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明确方向,油气需求将逐年减少,石油公司必须向“大能源”企业转型。

    其中,bp正式宣布,将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新变化,力争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在持续降低公司油气生产产生的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对非油气业务的投资比例;壳牌近年来坚持执行“压油、增气、拓绿”战略,也计划购买更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专长的技术公司,将电力等融入公司的新商业模式,并扮演世界领先的角色。

    事实上,bp和壳牌等石油公司已开始围绕新的低碳转型战略重塑公司组织架构及相关业务。

    bp计划撤销先前自主经营权较大的传统上下游等业务板块,将公司细分为11个业务团队,包括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部、生产与运营部、客户与产品部、气体与低碳部、创新与工程部等,以适应公司的转型发展。

    壳牌疫情期间也表示,正对公司进行全面审查,并考虑成立一个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业务部门,进一步向电力生产和分销、氢能等领域转移投资。

    而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为代表的美国石油公司则认为,疫情是石油大周期中的短波动,后疫情时代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且达峰至少还需要10~15年,石油需求市场长期向好,因此采取以“去碳化”为主的相对保守的能源转型策略。

    其中,埃克森美孚在稳定主业、持续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公司业务的低碳化,包括提高天然气业务比例、加强碳捕集与封存(CCS)等技术研发、投资生物质能,以及持续剥离油砂等“高碳”资产。

    能源转型具体选择存在明显差异

    壳牌和道达尔能源是探索能源转型领域最多元化的国际石油公司,参与了包括氢能、储能、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CCS等各类可再生能源投资;埃克森美孚则是国际石油巨头中最保守的探索者,仅参与了总金额较少的CCS和生物质能投资。

    Equinor、bp、埃尼和西班牙雷普索尔等国际石油公司,根据自身资源、技术禀赋,转型发展选择优先与现有优势业务结合。如从技术角度看,在海上风电作业中,经济性更好的半潜式、柱状浮筒式和张力腿式等浮式风电结构的技术方案,均与深水油气作业平台设计及运行有共通之处,有利于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发挥建设运营海上油田的经验。

    在当前大部分石油公司大幅削减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投资的背景下,部分石油企业仍保持了未来探索能源转型的投资力度,如道达尔能源今年在低碳和电力领域投资维持在15亿~20亿美元,占公司总资本支出的10%~15%;bp则表示,未来10年,每年将向低碳业务投资40亿~50亿美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