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能源转型:条条大路能否“通罗马”?

2021年08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编者按:

    近年来,国际社会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环保约束共识,导致传统油气业务发展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也成为国际石油公司实施低碳转型的驱动力。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估计,电能消费2035年将达到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7%以上。电能消费持续增长将为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产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到2035年将推动中国、美国和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总发电量的20%。新能源市场不断扩大,也吸引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各路人马”参与投资。随着技术进步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新能源和相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开发项目在效益上初步具备竞争力,为石油公司转型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此外,由于国际油气价格频繁波动,严重动摇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部分油气进口国政府或将通过扶持氢能、核能、地热、电动汽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国内能源供给安全,这也将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颠覆性影响,并推动国际石油公司加快探索能源转型。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侯明扬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