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为油基钻井液寻找“替身”2021年08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杜 嘉
杨 敏 杜 嘉 8月9日,采用近油基钻井液体系施工的侧钻井顺北11X井顺利钻达设计完钻井深9093米,创国内陆上侧钻井最深纪录和120.65毫米小井眼完钻井深亚洲最深纪录。 近年来,大规模勘探开发的顺北油气田已成为集团公司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阵地,但其特有的高温高压及超深(井深可达9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常常使钻井人望而生畏。 “在如此地质条件下,井塌井漏情况频发,钻井周期长、成本高,已被列为世界级难题。”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液工艺首席专家司西强直言。 棘手的是,常规聚磺水基钻井液无法完全解决顺北油气田奥陶系破碎带等地层井壁失稳难题,部分井被迫转为油基钻井液继续钻进。但油基钻井液相比水基钻井液价格要翻数十倍。 司西强介绍:“油基钻井液干扰地质资料获取及钻后环保治理难度大,应用十分受限。我们就考虑能否研发一种‘替身’——近油基钻井液,花费较低的成本,拥有甚至超越油基钻井液的全部优点。”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成立技术创新团队,自主研发近油基基液,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形成了机理、性能均与油基钻井液相近且绿色环保的近油基钻井液体系。 创新研发的近油基钻井液不仅成本较传统的油基钻井液降低了30%,重复使用率达92.3%之高,且高温下稳定性极佳,160摄氏度下其滤失量不超过9毫升。 “此次研发的近油基钻井液带给我们的惊喜还有很多,比如剪切稀释性强,在保持携岩带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小井眼循环压耗;井壁稳定效果显著,钻进过程中返出岩屑完整,无掉块产生,井径规则……”该院油田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安平介绍。 截至目前,该技术在顺北工区已顺利完成顺北4-11H等5口井现场应用,表现出突出的井壁稳定、携岩带砂和润滑防卡性能,及在技术、成本及环保等方面的明显优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