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费控经理的
“逆袭”人生

2021年08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叶 丽
16.8K

    □叶 丽

    技校出身的电焊工,转行学了经营造价,最后成了项目费控经理。这样的“逆袭”,于洋自己都觉得充满了戏剧性。但是,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岗位上的每一步成长,背后都充盈着无数默默努力的时光。

    在十建公司,于洋是出了名的好学。做电焊工的时候,他就对经营造价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关知识。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就找来研究资料,反复琢磨,四处求教,直到弄懂为止。就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于洋的专业知识储备渐渐丰富起来。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借助一次偶然的契机,他终于成了一名预算员。

    “在工作中,少抱怨,多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不论大小。”这是于洋的座右铭,也是他的真实写照。参与东营某检修项目时,由于人员不足,身为预算员的于洋,一人身兼数职,甚至还“客串”了一把技术员,负责换热器的抽芯工作。碰到需要临时修改管线的“加班”,他还可以按照业主的意见画出施工图。同时,所有合同外产生的费用,他都一项一项详细记下来,技术、经营两手抓,施工、结算两不误。

    2012年,机会再一次到来,于洋被调往湖北化肥项目部担任经营部长。走上管理岗位后,他逐渐意识到,要想在工作中更加专业,就需“吃透”公司的各项制度。于是,于洋把公司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做成课件,和团队成员一起学习研讨。

    2017年,在广东巨正源项目,于洋首次成了费控经理。在他的肩上,不仅扛着与系统外业主谈好承包合同价格的压力,而且担负着公司珠三角地区的市场开发任务。系统内外项目的不同、盈利空间的准确拿捏……这些困难掺杂在一起,让于洋有一种开局就打“逆风球”的感觉。“既然是‘逆风球’,那就稳扎稳打,一步步来。”他很快调整了心态,从业主提供的合同文本入手,结合定额、规范和公司的管理制度,找出可协商的切入点,最终签订了双方都认可的正式合同。工程开始后,由于预算员紧缺,于洋又兼职“顶岗”,跑进度款、做预结算……最终,该项目一期工程结算实现盈利,并且市场开发超额完成1亿多元的指标。业主充分肯定了十建公司的项目管理,表达了后续工程的合作意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