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荆门石化经过3年的持续攻关和1年的工业运行验证,顺利完成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泵及配套系统的研发工作

国产热水泵运行平稳打破国外垄断

2021年08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蒲红霞
16.8K

    □蒲红霞

    “目前,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泵安装投用一年,运行平稳,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该热水泵的国产化研发获得成功。”8月6日,荆门石化设备工程部设备室主管胡承志在设备会上,总结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泵国产化研发工作。

    该热水泵是荆门石化联合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成果,在国内属首次。此项研发工作要追溯到2016年。

    2016年10月,荆门石化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项目获得集团公司批复,项目中外取热部分采用的是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工艺,配套建设的核心设备之一——强制循环热水泵,其机械密封、耐压程度等指标必须满足相应的高温高压工况,普通的离心泵无法满足相应设计要求。国外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泵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国内相关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2017年6月,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荆门石化联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石化泵有限公司,成立项目研发团队,共同开发研制高温、高压强制循环热水屏蔽泵。

    研发团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泵型的选择问题。普通的屏蔽式热水循环泵采用的是屏蔽套结构形式,其耐压强度和效率无法满足高温高压工况。他们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多次核算研讨,结合泵的密封方案,决定采用电机绕组与介质接触的结构形式,靠密封效果相对可靠的静密封点进行密封,成功消除了普通屏蔽泵无法满足高温高压工况的瓶颈。这项技术的应用在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属首次。

    研发团队面对的另一道坎是,高温高压工况设计扬程下泵的轴向力平衡问题。研发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国内其他应用领域的循环热水泵扬程在30~50米,该项目中的强制循环热水泵需要80米的扬程,这就需要解决好泵在零负荷到满负荷区间轴向力的平衡问题。研发团队利用水力模型和设计软件进行水力分析和设计,根据轴承力实测与理论计算的偏差,优化叶轮形状,最大限度地优化轴承的受力条件,从而提升机泵运行的可靠性,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2020年3月,荆门石化安装循环热水泵,这是该设备在国内首次进行国产化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设备出现“水土不服”。设备安装团队发现生产厂家配发的找正工具不适用于现场的测量环境,无法实现找正。为缩短工期,他们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开始设计新的测量工具。他们反复设计、制作、修改,自主设计加工新工具,实现了叶轮和壳体同心度的找正。这一工具于今年5月11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20年6月,该泵落户荆门石化成功运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普通机泵一般仅通过设计工况下实现72小时连续运行、满足设计要求的考验即可达到验收要求。鉴于该泵设计工况苛刻,又是首次应用,需通过一年时间的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才算成功。该泵投用至今,展现了其特有优势:连续运行稳定可靠,振动小、噪声低,调节灵活方便,工况适应性较好,为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长周期安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启用4台泵可辅助装置产汽设备每小时产蒸汽240吨,经济效益可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