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只有装置稳定,我才能安心”

2021年07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张金凤
16.8K

□谢 江 张金凤

无论是装置检修,还是日常作业,在江汉盐化工氯碱生产一线,总有一个身影活跃在现场,他就是氯碱运行部主任王刚。“只有装置稳定,我才能安心。” 这是王刚的心声。

1990年,王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江汉盐化工。参加工作31年来,从岗位班组长、设备员,到责任工程师、运行部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而坚定。

王刚爱钻研,只要跟氯碱装置有关,不管是设备改造,还是工艺优化,他都会沉下心研究论证,弄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因此,到现场找难题也成了他的一大“爱好”。

氯碱运行部供风装置主要负责全厂仪表用风的生产及输送,但随着氯碱产能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仪表风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生产需求。“要进一步稳定风压,提高供风量。”王刚瞄准这一技术难题,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对供风系统实施技术更新改造。他将原先的活塞式空压机换型为螺杆式空压机,使供风量提高了近4倍,并通过增强干燥系统工作能力,改造工艺管线,有效降低了系统压力。

“供风系统经过改造后,不仅生产装置风压充足,而且消除了因管道积水引起的装置停车隐患,全年可节约费用20万元。”氯碱运行部设备员贺新雷对改造成果赞不绝口。

针对夏季循环冷却水影响换热效果,导致氯碱装置无法满负荷生产的难题,王刚全力开展工作提升循环水水质,严格按照水质管理制度,对氯碱运行部两套循环水场进行药剂添加、反洗等操作。他还多次与药剂供应厂家进行交流沟通,反复比对电导率、pH值、浊度等重要工艺参数,及时调整配方,使换热器的清洗周期由10天延长至80天,保证了氯碱装置长周期、高负荷生产运行。

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多年来,王刚陆续攻克了掺卤制碱、电解槽膜极距改造、国产透平机应用等10余项制约氯碱生产的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目前,江汉盐化工10万吨/年氯碱装置产能置换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作为氯碱装置安稳运行的守护者,王刚暗下决心:“新的氯碱装置投产后,一定要及时做好对应配套装置的技术改造,实现安全平稳衔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