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全副武装迎“烤”验

2021年07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林燕飞
16.8K

    林燕飞

    入伏以来,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袭来,待在装置现场就像经历一场“烤”验,太阳炙烤下的水泥地面把热量从地面反射上来,在装置上行走时,脚底都感受到一阵阵烘烤。特别在裂解炉等高温设备旁进行切炉作业,人就像被扔进了火炉中。

    如何消暑呢?南方人有妙招。

    第一个妙招是全“面”防晒。很多同事要露天作业,头顶烈日。这时候,各类防晒装备各显神通。有的把衣领立起来,系紧最上面的衣纽,戴上墨镜,保护眼睛、脖子不被烈日灼伤;有的在保证安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在安全帽下面套一个防晒帽,防晒帽的帽檐比安全帽的更宽大,能够遮挡阳光,再把遮脸布拉起来,挡住脖子和脸颊,只露出眼睛;有的在额头上放一块布,避免汗水流入眼睛,有的在安全帽下压一块大毛巾,方便擦干汗水,或者给脸部降温。

    第二个妙招是避免“正面冲突”。人的身体特性决定了不能在烈日下长期暴晒。为此,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场作业规定,有的单位规定了强制休息或者作业时长,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施工人员停工降温消暑,在高温下限制作业时长,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进行高强度的作业,防止装卸车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发生中暑;有的单位规定作业时间要错开最热的时间段,比如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错开下午两点前后的时间段。

    第三个妙招是补充水分。有的车间给员工买了大容量的水杯,保证员工及时补充水分。在公司行政事务中心及公司、分部工会的关心下,大家在炎炎夏日喝上了清凉饮品,比如说“三水”(糖水、茶水、汤水),糖水主要是绿豆糖水或者清补凉,茶水主要是菊花等凉茶,汤水主要是鸡蛋薄荷或紫菜等清淡解腻的汤,饮品主要是马蹄爽、王老吉还有两广常吃的龟苓膏。从中医角度讲,这类饮品含有菊花、马蹄、金银花、茯苓、甘草等清热化湿的草药成分。懂得养生的同事在感到肺热、上火的时候还会泡上桑叶、麦冬等草药来调理身体。

    第四个妙招是急救有“方”。如果遇到自己或身边同事发生了脱水、中暑等症状时,急救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有药傍身就相当于救命。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我们单位要求所有施工现场都要配备防中暑应急药物,前段时间分部工会就给大家送去了防中暑的药品,包括人丹、葡萄糖、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各单位安排专人定期进行高温防中暑检查,检查防中暑药品是否配齐,检查药品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每天检查通报并考核,确保防暑措施落实到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