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大漠深处践初心

2021年07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毛谦明 赵春国
16.8K

    毛谦明/口述  赵春国/整理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中倍感自豪,作为扎根一线的老党员老劳模,既要立足岗位,多总结创新创效的金点子好办法,又要把石油精神石化传统传下去,培养能吃苦肯钻研的技术骨干。

    1994年3月,我从江苏石油技校毕业后分配至西北油田井下作业大队固井队,刚报到不久,就赶上队里组织党员突击队到一口重点井进行抢险作业,看到突击队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终于化险为夷,队里隆重召开表彰会,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时,我感觉“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无比神圣、无上光荣。

    队里的支部书记李万升是一名老党员,曾经多次参加石油会战。他最爱讲的话是:“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把一切献给党。”在他的影响下,我很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固井队水泥罐发生故障,严重影响固井施工作业。为了找到办法,我拿着手电筒十几次爬入又脏又呛人的罐内,经过仔细观察和反复筛选实验,选择用透气性适宜的硬帆布替代胶皮,解决了水泥罐打水泥时橡胶囊容易损坏的难题。因为这个小改造,我获得了当年大队的“五小发明”奖,书记当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1998年7月1日,我经过严格考察加入党组织。当我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时,内心无比激动。小时候,作为“老石油”的父亲经常给我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我暗暗发誓,入了党以后,更要扎根大漠、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

    2001年,我调到采油一厂当巡检工,隔行如隔山,从固井到采油,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但我在干中学、学中干,有不懂的地方就反复向老师傅请教。过了一年多,看到给采油树注脂的任务特别繁重,大家每天都疲惫不堪,而且效率低下,我决心发明一个自动注脂设备。那段时间我像着了魔,满脑子全是如何改进,有时正吃着饭,突然放下筷子就往实验室跑;晚上睡觉旁边放着纸和笔,和同事说话经常走神。经过反复实践,高压气动注脂泵终于发明成功,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效率比过去提高了6倍。

    一粒种子,只有在适合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厂里发现我喜欢钻研,痴迷技术革新,就对我进行重点培养,鼓励我立足本职大胆创新。

    2011年,以创新创效五小革新为主的“三毛工作站”在我的带领下成立。2013年,我作为带头人,徐镇、张吉德等为主要成员,成立了自治区首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2014年,经全国总工会批准,西北油田首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有组织做后盾,我创新发明的劲头更足了。为提升业务水平,我特意自学了工艺加工、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知识,还专门向大国工匠、中国石化技能大师代旭升等名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我累计个人发明及创新成果70余项,24项获得国家专利和授权,累计为企业创效8000余万元。

    时光荏苒,转眼我入党23年了。回首这20多年的点点滴滴,我深感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每一点成就都是组织关怀和培养的结果。我始终对企业对组织满怀感激,也始终铭记当年支部书记李万升说的话,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党。

    【人物简介】毛谦明,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生产安全运行中心主任。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技能大师,集团公司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