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愿做创新发展道路上的一株劲草

2021年07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曹豫新 饶 艳
16.8K

    曹豫新/口述   饶 艳/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作为企业化工首席专家,我将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扛起肩上责任,为打造洛阳石化化工品牌作出贡献。

    1987年,我大学毕业,进入洛阳石化工作。刚入职不久,单位安排我到北京参加炼油相关知识培训,授课老师是当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陈俊武同志。他坚守石化战线,持续改进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创新精神,令我钦佩不已。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致力科研创新。

    2002年1月,我光荣入党。如何奉献自我,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自主研发新产品,开创行业一流”的梦想种子在我心里萌芽。

    2004年,我在进行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专用料开发时,发现这些家电使用的材料全是进口的。后来,在开发尿不湿、卫生巾等专用料时也发现,国产产品只能做芯层包布,面层和背层用的仍是进口产品。面对“洋产品”的占领,我不甘心。

    共产党员就必须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儿。2010年10月,为开发医卫用非织造布PP专用料Y35X,我试想去敲开全球40强非织造布企业英国AVOGOL公司(荆门工厂)大门。没想到首次登门便被拒绝,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只用美国埃克森的产品,国内不可能生产出这种材料。”但我不想放弃,一直守在该公司大门口8个多小时,期待奇迹出现。

    下午5点多,他们发现我还站在厂大门外,颇为惊奇。我说:“既然来了,就想和你们聊一聊,哪怕只给我5分钟时间。”后来,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与我交流了近1个小时,最终同意给洛阳石化试验的机会。

    经过努力,PPH-Y35X产品通过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健康认证,并代表中国石化亮相2016年欧洲精细化工展、2017年大阪国际橡塑展,成为国内首款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的国产聚丙烯树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洛阳石化履行国企担当,开足马力生产PPH-Y35X产品,全力保障市场医用原料需求。

    目前,新研发的MN90B、MN150、MN220等注塑系列产品先后出口越南、泰国、印尼、日本,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

    这两年,越来越多热爱科研创新的员工加入新产品研发团队中。目前,以我名字命名的“曹豫新专家团队”已有16人,他们中既有职能总部室的高管,也有生产装置的技术人员。

    从一名普通化验员到车间主任,再到公司高级主管、公司首席专家。一路走来,我非常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以及身边同事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不忘初心永向前,献身石化终不悔。身为一名石化党员,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在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做一株劲草。

    【人物简介】曹豫新,洛阳石化化工工艺首席专家。他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集团公司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研发出了PPH–Y35X、MN150等国际领先聚丙烯产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