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红闪耀波斯湾

2021年07月0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上接第一版)

    国产钻机和设备的大规模使用,不但为国工科威特分公司节约大量成本费用,而且解决了国外设备卡脖子的问题。在国产钻机助力下,国工科威特分公司钻机启动时间大幅提前,累计获得提前开钻奖励1322万美元。平均每口井比甲方设计的建井周期提前3天到5天,关键生产指标远超所有竞争对手。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保持了11年安全无事故纪录。

    王振平也利用一切商业交流机会,推广中国钻机装备,让更多科威特本土公司尝试中国制造。目前,科威特本土钻井承包商开始大量使用中国制造的防喷器、封井器、顶驱。“能为中国设备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得到认可作贡献,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王振平说。

    扎根海外的追梦者

    “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把中国石化的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让那一抹石化红闪耀波斯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个团圆的春节,千家万户合家欢,但王振平天津的家中,总是冷清寥落。王振平在科威特11年,9年春节都在当地度过。“不是不想家,也不是不想回家,但钻机不停,工作不能停。”王振平说,“总要有人坚守,我这个党员干部不留下,让谁留下?”

    “我是党员,我来。”这是王振平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海外多年,王振平用行动擦亮胸前的党徽,成为大家眼中的标杆。

    生活简朴、工作拼命是同事对王振平的一致评价。在科威特的前几年,为了节约费用,公司宿舍租在地下室,没有窗户,空间局促,部分员工需要两人挤一间。“本来条件就很艰苦,还要挤在几平方米的小屋,谁都不愿意。”王振平主动申请住在两人间。他说,和老一辈在地窝子中风餐露宿的找油生活相比,他们当时的居住环境已经很不错了。直到5年后公司租住新宿舍,王振平才搬离地下室。

    2013年,王振平不慎摔倒造成手腕骨折。正值新一轮招标在即,工作多、任务重,需要准备大量的标书文件。王振平忍着疼痛,打着石膏单手打字。同事看到后不忍心,偷偷藏起他的电脑。他急了:“把电脑给我拿出来,耽误了投标谁负责?”王振平靠着独臂敲击键盘,和大家一起完成标书。打印标书的时候,数量太多,打印机因过热而损坏。正是靠着这一次的成功竞标,国工科威特分公司一跃成为当地最大海外钻井承包商。

    对于党建工作,王振平一直高度重视。“我们人在海外,心在国内。企业党组织不是摆设,而是生产经营的战斗堡垒,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大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振平和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和心理安抚工作,消除大家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借鉴国内经验,严格佩戴口罩,强化室内消杀,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控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公司无一人感染,员工队伍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未受影响。“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不一样。”员工周军明说。

    谈及家人的时候,王振平眼眶有些湿润。远在海外,对于家庭的责任,太多的时刻他都无能为力。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他无法言传身教;在老父亲病重的时候,无法陪伴左右;在妻子不堪重负之时,只能通过电话进行安慰。

    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选择了石油就要牺牲奉献。“老一辈石油人早就说了,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我们干石油工作就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王振平说。

    逐梦不息,奋斗不止。11年前初到科威特时,王振平下定决心,要把科威特分公司做大做强。如今国工科威特分公司逐渐做大,但离做强仍有距离。“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把中国石化的品牌打得更响,让那一抹石化红闪耀波斯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