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拓市达人”再出征2021年05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本报记者 常换芳 文/图 4月11日,胡亮带领团队在西北油田顺北区域又开拓了一块新阵地,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也让“拓市达人”的称号叫得更响了。 胡亮是河南油田工程院新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虽然才30岁出头,却在新疆“十年磨一剑”,积累了丰富的拓市经验。 2010年~2014年,河南油田工程院曾在西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4年后,受低油价影响,被迫退出。 2017年2月,河南油田工程院成立新技术推广中心,胡亮认为这是外闯市场的好机会。在研判市场形势后,他向领导递交了一份西北市场的可行性报告。有理有据的分析让领导眼前一亮,欣然同意他去开拓市场。 4月,胡亮只身一人,背着行囊踏上了再次开拓西北市场的征程。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顺利。5月~7月,市场业绩为零。 “我交了‘军令状’,如果没有突破,如何给领导交代,给部门员工交代?”惆怅之余,胡亮重新研判市场形势,分析工程院技术优势,了解甲方需求。 8月,胡亮终于敲开市场大门。然而,难题也随之而来。第一口井需要注入4000多立方米的药剂,他又是记数据、画曲线、报参数,又是盯生产流程, 一个人坚持70多个小时完成所有工作,甲方满意地从嘴中蹦出两个字:“靠谱”,并痛快答应追加200万元的工作量。 此后,工程院在西北市场的份额一路攀升,到2019年,产值已超过1600万元。为了更好地服务甲方,胡亮组建了一个团队,忙着投标、做标书、签合同、写设计、做试验、上井、写总结、办结算等。 胡亮每天平均要接200多个电话。有一次,单位成本员给胡亮送发票,看到他惊呆了:“你的头发怎么成黄色的了?” 原来,那段时间,南疆遭遇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钻进头发,将胡亮的头发“染”成黄色。每天奔波在外,胡亮根本顾不上形象,一门心思都在想着如何稳固并扩大市场。 市场风浪总是不期而至。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河南油田的外部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也给胡亮带来不小压力。 当时,新一年的合同签订工作即将开始,胡亮正在湖北老家过春节。如果不及时和甲方商谈,就意味着可能再次丢掉西北市场。 心急如焚的胡亮多次向单位领导申请办理返回手续。2月20日,他终于赶回河南油田,在线上和甲方进行商谈。 多年的合作,让甲方非常信任胡亮的团队,他们根据市场变化把原本一个季度的合同期改为一年期,这份合同意味着2020年全年无忧,也意味着下一年的市场基础已奠定,胡亮这才松了一口气。 目前,工程院在西北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一季度,西北市场已完成产值400多万元。新技术推广中心员工的奋斗意识也越来越强,部门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4月初,工程院决定给新技术推广中心补充两名员工以增强实力。招聘时,有6人报名,这让胡亮很是欣慰。 他说,市场竞争激烈,服务意识稍一放松,辛苦拓展的市场就会成为别人嘴里的“肥肉”,团队成员要始终保持奋斗者的精神,想办法消除市场瓶颈、跨越市场障碍。 目前,胡亮带领团队制定了一套防范市场风险的“组合拳”:用过硬技术巩固老市场,联手西北市场的其他兄弟单位开拓新市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