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苏伊士运河曾引发世界最早的一次石油危机2021年04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谈到石油危机,人们最常想起的往往是1973~1974年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但严格意义上最早的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56年10月,并且是因苏伊士运河而起。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通航不久,英国就收购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并在运河区建立了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1888年,君士坦丁堡大会宣布,苏伊士运河为英国保护下的中立区,不论在和平还是战争期间,运河对所有国家的船只开放,并且规定任何船只在运河水域里不得出现任何具有攻击性的行动,并且不得在运河沿岸修建防御工事。 1954年10月19日,埃及与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区军事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在1956年6月18日以前全部撤出运河区。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解放广场向25万名群众发表演说,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对此表示反对,从而引发了“苏伊士运河危机”。10月29日,以色列、英国和法国联合向埃及发动军事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后,埃及凿沉了几十艘填满石块、水泥和旧啤酒瓶的船只,切断了运河。据统计,1955年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中,2/3是石油,而当时欧洲所需石油的2/3都需要通过该运河运送。与此同时,叙利亚工程人员破坏了伊拉克输油管沿线的抽油站,沙特阿拉伯对英国和法国实施石油禁运,科威特石油供应系统也被破坏。 因此,欧洲面临严重的石油恐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身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为此成立了一个石油紧急事务组,依据苏伊士运河危机前的石油需求、储备标准和各国能源供需分配石油。 1956年11月7日,英国宣布减少10%的石油消费,并加征新的汽油税,随后油价和伦敦出租车运营费用大涨。12月,英国开始实行汽油配给制;法国的石油公司将石油销售量控制在危机前销售总量的70%以内;比利时政府禁止星期日私人驾车外出。 1956年12月,美国和欧洲的石油公司开始实施援助欧洲的“油援计划”,借用和动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太平洋石油供应系统和人员,向欧洲输送石油。1957年4月,苏伊士运河恢复了油轮通航,欧洲石油危机得到缓解,美国中止了应急石油救援计划,5月中旬,英国停止了石油定量供应,危机逐渐解除。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