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次仁德吉 雪域高原缘定石化

2021年04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曹 文
16.8K

次仁德吉(左)在向员工宣传讲解西藏自治区生育政策。

    “西藏石油,我们一样很年轻,

    我们愿与您同呼吸、共命运。”

    她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它是旭日东升的初创企业

    从无到有,共同创业,他们在雪域高原上携手成长

    她说,这是一段特殊的缘分

    这份缘带给她一份热爱的事业

    成就她幸福的家庭

    更让她对美好生活无限期待

    曹 文

    “西藏石油陪伴着我们成熟与蜕变,我们也见证着西藏石油的壮大与飞跃。”回想起自己与西藏石油共同成长的这些年,次仁德吉觉得这是一份特殊的缘分。

    这缘分,还要追溯到2013年。那年,次仁德吉从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刚刚成立3年的西藏石油工作。家人原本更希望次仁德吉做一名公务员,但是她对自己的选择坚定而自信,决心“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从无到有”是次仁德吉工作8年来的关键词。

    刚入职时,她在文秘机要岗工作,当时电子办公系统是一片空白,所有公文都要靠她动手梳理、报批、分发并落实。2014年,她参加了集团公司法律综合管理系统和OA电子签章系统培训。次仁德吉非常珍惜培训机会,不仅听课认真,还主动“拜师”。“虽然平时不擅交流,但是一想到自己不主动打招呼,就浪费了学习机会,我就鼓足勇气主动与旁座的前辈请教,并且有心留个微信或者钉钉。”讲起“搭讪”经历,次仁德吉腼腆地笑起来。最终,在次仁德吉的努力下,公司实现了OA电子签章从无到有的突破。

    2016年,次仁德吉转岗人力资源部,再次面临一片空白。通过自学《中国石化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向兄弟单位前辈请教等,她逐渐摸索出线下劳资管理工作的一套流程,并在集团公司总部的支持下成功上线HR共享自助服务系统,实现薪酬全口径线上运行,逐渐使公司劳资工作进入规范严谨的轨道。

    次仁德吉还是基层员工的“知心姐姐”。西藏石油大部分员工是本地藏族同胞,普通话沟通存在困难。次仁德吉曾在加油站长期锻炼,知道员工见到机关人员会紧张,有时没听明白对方的话,却装作自己懂了。次仁德吉每次跟员工用普通话讲完事情以后,会再用藏语解释一遍,多叮嘱两句。渐渐地,老员工都叫她“阿佳德吉”,也就是藏语的“姐姐”。“他们有的比我大多了,还叫我姐姐!”次仁德吉觉得这也是大家对她的一种认可。

    30岁生日那天,次仁德吉发了一条朋友圈,写下“感恩缘分”,她感恩的不仅仅是事业上的缘,更是西藏石油带给她的美好姻缘。

    次仁德吉的丈夫扎西热旦是西藏石油第一批本地干部。在次仁德吉眼中,丈夫是一个平凡但值得敬佩的雪域男儿。“也许那个背影没有那么高大挺拔,但很朴实。去年疫情开始的时候,他顾不上害怕,勇敢地带领后勤团队冲在疫情一线”。

    扎西热旦肩上还扛着不同于常人的责任,前妻与小儿子在车祸中丧生后,他主动将亡妻母亲接来拉萨照顾。与扎西热旦结婚后,次仁德吉就将这份责任也挑到自己肩上。2019年老人确诊为癌症晚期,次仁德吉夫妇决定带她去成都接受更好的治疗。那之后,扎西热旦总是心事重重。次仁德吉知道丈夫是怕她有怨气,主动宽慰道:“阿姨年纪这么大了,身边又没有亲人,你就像他的儿子一样陪伴着她,她也更有信心和勇气。”话音刚落,扎西热旦紧紧抱住了她。

    “感恩与西藏石油的缘!”这缘分带给次仁德吉一份热爱的事业,成就她幸福的家庭,更让她对美好生活无限期待。她说:“西藏石油,我们一样很年轻,我们愿与您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次仁德吉通过全员竞聘进入新成立的企业管理与监督部,希望能继续在这片热土上与企业共同成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