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下套管工艺迭代创新2021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为应对高酸气井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腐蚀,普光等气田在开发中采用材质较软的镍合金油管和套管。在下管柱中,钢质坚硬的液压铸钢钳牙容易将管柱“咬伤”,“牙痕”处往往成为日后腐蚀的薄弱点,进而影响气井寿命。 保护管柱就是保护气井。为避免“带伤”管柱入井,中原石油工程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下套管技术服务中心率先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具钢钳牙,不仅能将管柱抱紧,而且抱咬管柱的牙痕也很浅,管柱上的深痕变为微痕,形成了独特的微牙痕顶驱旋转下套管工艺。近年来,为最大限度保护管柱,下套管技术服务中心迭代创新,采用胶质钳牙取代钢质钳牙,管柱上的牙痕从此消失,形成了无牙痕顶驱旋转下套管工艺。 ■提速创效之我见 顶驱旋转下套管工艺,可在下套管施工同时实现管柱旋转、钻井液循环,加快了套管穿越异常井段的速度,每口井能为井队施工缩短5~7日,节约投资 50多万元。顶驱旋转下套管工艺还能有效提升施工自动化水平、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减少下套管施工人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是复杂井、大位移水平井、超深井水平段下套管施工的最佳选择。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王 胜 ■专家点评 十几年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下套管技术服务中心紧盯西南钻井施工中的“堵点”持续创新,研发系列“利器”,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下套管油服队伍。该中心首创的顶驱旋转下套管工艺在西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复杂井、大位移水平井和超深井的水平段下套管难题,标志着下套管技术服务迈向高端化。 该中心采用的微牙痕下套管技术、无牙痕下套管技术,填补了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中管柱保护技术空白,获得中国能源行业专家高度认可。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高级专家,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 刘明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