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地球物理公司:全节点采集倍数提升关键技术指标

2021年02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刚刚 陈 俊
16.8K

春节前夕,地球物理公司SGC2103队成立的党员突击队抓现场质量控制。余 刚 摄

    孙刚刚  陈 俊

    “相比以往的有缆,渤南项目通过全节点采集攻关,最大偏移距提高1.8倍,中深层覆盖次数提高2倍,炮道密度提高2.4倍。这是集团公司的首次全节点采集攻关。”1月28日,在地球物理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提起刚完工的胜利油田渤南三维地震项目,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3队队长王福宝介绍,项目关键技术指标大幅提升。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勘探目标趋于更深、更小、更复杂,也更隐蔽。“为适应市场需求,物探技术向着宽频、宽方位、高密度的方向发展。”该队副队长楼林钧说,无缆的节点仪成为勘探的宠儿。

    为增强物探技术的服务保障能力,地球物理公司从2015年开始攻关节点仪。从数学建模、改型、试制到试验、优化,技术人员通过成都浅层城市空间调查、内蒙古深部地震勘查等多地形、多目的层的试验完善,于2019年研发出了自己的物探芯——I-Nodal节点仪,形成5项技术创新成果,申报6项国家发明专利。

    随之,在东部探区唐庄项目上,SGC2103队率先进行有缆与小规模节点的混合采集试验;商河项目上,他们进一步开展有缆与大规模节点的混合采集攻关,形成了一揽子节点推广应用规范。

    “渤南项目全部利用节点仪施工,虽然混采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相比常规和混采,全节点施工没有实时的单炮成果,如何控制质量是攻关的重点。”王福宝说。

    项目一上手,他们就开展全员头脑风暴,剖析自身承担的混采项目,借鉴兄弟队实施的混采项目,搜集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商的施工经验。经过多方面分析汇总,逐步诊断出19项攻关难点,形成60多篇经验总结报告、应用心得体会,针对性地指导项目攻关。

    该项目400多平方千米的施工区域内,设计了15万个采集点,投入节点设备4万道,单炮数据由3.3万个位置精准的节点采集。“要实现物探资料高品质,每个节点采集的数据需要与具体的点位对应、与采集的时间对应。”楼林钧说。

    面对大量设备、海量数据、烦琐工序对现场管理的考验,他们细分节点采集工序,形成七大流程,建立每个流程的工作程序和质控要点,把野外管控由结果核定向施工全过程管控细化覆盖。

    他们创新使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工作区域与人员相对应的管理网格,采取定人定机的方式,将固定编号的节点固定到小组及布设区域,实现布设、巡检、数据下载等工序一体化管理,做到人员、设备、区域精准绑定,确保采集数据准确。

    这个队组建专职巡检员队伍,通过全排列巡查,做实采集前的节点指标确认;建立野外节点状态反馈、数据合成后的排列质控、现场处理监控三个机制,做实采集中的节点指标掌控;形成节点布设、巡线、查号等流水作业登记制度,做实关键信息备份,保障了施工质量。

    “采集数据由过去的15T提高到60T以上,全节点采集突破了有缆限制,覆盖角度不断扩大,复杂区域的描述更加精细。”王福宝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