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明确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谆谆告诫“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其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要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家风不正不仅祸害家庭,累及家人,还破坏社会公平竞争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危害。
注重家风家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都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从制度层面引导领导干部构建良好家风。
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自觉接受监督,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如果连家人都管不好,甚至后院起火,还怎么抓工作、带队伍?领导干部要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大量案例表明,不少被查处的干部并非一开始就大搞贪腐、欲壑难填,而是先从一包烟、一饼茶、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缺口,逐渐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只有堵住作风问题的“管涌”,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风腐同根同源,必须同查同治。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深刻认识风腐一体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严肃查处政商勾连问题,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要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让新型不“新”、隐性难“隐”。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提高腐败治理效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