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一文读懂生物航煤2025年07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生物航煤是以动植物油脂、餐余废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属于SAF。与传统航煤相比,生物航煤的全生命周期可降低50%以上的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航空碳减排的主要方向。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地沟油”是如何华丽转身成为生物航煤原料,最终进入飞机的油箱,翱翔于蓝天的?让我们一同了解生物航煤的前世今生。 ?“地沟油”为什么能成为生物航煤原料? 生物航煤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的航空煤油。“地沟油”就是其中一种原料,“地沟油”是通俗说法,专业上叫作餐余废油,即使用过的烹饪用油、食用油。地沟油与石油都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和氢元素,是可以燃烧的。我们炒菜时,若锅内油温过高就会燃烧起来。因为成分接近,所以“地沟油”和石油一样,都能成为航空煤油的原料。 ?将“地沟油”炼成生物航煤有什么意义? 我国是亚洲首家、世界第四家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国家,并初步形成了生物航煤生产、认证、应用体系。开发使用生物航煤意义重大,一是与传统航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0%以上(镇海炼化生产的生物航煤经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认证,减排在70%以上),推广应用生物航煤是实现航空运输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二是我国生物航煤以餐余废油为原料,如生物航煤得到大规模使用,一方面可实现餐余废油的绿色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可能改变餐余废油的走向,解除餐余废油流向餐桌危害老百姓健康的后顾之忧。中国石化主动担当,正式立项加氢法生物航煤技术研发项目,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扛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中国石化怎么助力“地沟油”变身航空燃料? 生物航煤项目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在中国石化科技部的组织指导下,镇海炼化、石科院、工程建设公司、经研院四家单位组成项目组,通力协作。2011年11月,在镇海炼化杭州生产基地,改造完成亚洲第一套万吨级生物航煤示范装置。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需要大量“地沟油”作为原料,研发人员面临臭味、杂质繁多、酸值高、盐含量高等诸多问题。 与传统炼油最大的不同,地沟油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含氧量在11%左右,而石油含氧量低于0.1%,相差超过100倍。氧分子会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地沟油还含有硫、氯、金属元素等杂质,都要一一去除。通过工艺、催化剂等方面的创新研发,2012年,镇海炼化生产出以餐余废油为原料的生物航煤,被称作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 ?生物航煤如何从实验室进入飞机油箱? 飞机对燃料的性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飞机要在万米高空安全飞行,要保持燃料的可流动性,冰点要小于等于零下47摄氏度,传统航煤执行3号喷气燃料的国际标准。生物航煤和传统航煤一样,都要严格执行3号喷气燃料的国际标准。 一种新燃料用于航空飞行,必须经过发动机测试、试验飞行并取得中国民航局的适航审定。镇海炼化在研发生物航煤的同时,也在推动生物航煤应用的产业链合作,与东方航空公司、欧洲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等组成战略联盟,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国航等单位发起成立“中国航空替代燃料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立跨界产业联合模式,共同推进生物航煤的适航审定及商业化应用。 2012年2月,镇海炼化首次向中国民航局提出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的适航审定申请,中国民航局成立专家组对1号生物航煤的全套生产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进行了严格审查,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验证和试飞验证。2013年4月24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桥机场成功试飞。2014年2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标志着我国首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落户中国石化。中国石化的生物航煤已完全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生物航煤也因此正式迈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 ?生物航煤市场前景如何? 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生物航煤生产应用发展迅速,2008年至今全球已有超过45家航空公司、40万架次航班使用了生物航煤。2017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了生物航煤全球用量要求,即2025年达500万吨、2040年达1.28亿吨、2050年达2.85亿吨。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指出,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这对生物航煤的推广应用是积极的信号。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也对生物航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些政策为生物航煤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了生物航煤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其次,生物航煤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航空业的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后,这些政策还促进了生物航煤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2050年,预测我国航煤需求量约7300万吨,若生物航煤掺混比例达到10%,生物航煤需求量为730万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