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找准战略定位 保持“含绿”优势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小梅 娄 巧 金丹妮 何 康
问:在“双碳”目标下,销售企业如何结合各自的区域特点制定绿色能源转型规划?采取了哪些差异化措施? 李新强:新疆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近年来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技术应用、政策导向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发展体系。新疆石油依托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优势,以及矿区物流重卡运输需求旺盛的特点,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策略,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努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效益增长极。 一是开拓乘用车充电市场。针对新疆城市间距大、长途出行需求高的特点,在主要城市及高速公路沿线低成本布局乘用车充电站,有效缓解用户续航焦虑。二是拓展重卡充电市场。聚焦矿区、物流园等重卡高频应用场景,对接落地重卡充电业务,满足区域大宗货物运输电动化的发展需求。三是推进节能减排新业态。结合新疆优质的光照资源,推进“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加能站、油库等场所的应用,实现能源的自发自用和高效利用,助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张 华:内蒙古石油立足“第二增长曲线”,在稳定成品油业务基本盘的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转型。全力布局“加气走廊”,目前已建成45座加气站,日均销售天然气达1400吨,排名销售企业前列。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氢能应用场景建设,助力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动成品油销售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与新能源车企开展合作,拓展车辆销售及增值服务。作为中国石化驻内蒙古企业代表,内蒙古石油协助长城能化、新星公司、华北石油局等单位对接集团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助力区域新能源科技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该公司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加能站和油库空地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为站点提供清洁电力。其中,全区首座“零碳花园式加能站”已在呼和浩特建成投运,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示范标杆。 施 雷:福建石油提升政治站位,抓实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主动融入福建省“电动福建”战略,全力做好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在厦门、福州等核心城市区域落地示范站点。其中,位于厦门的“文屏新能园”成为福建省内业态最全面、规模最大的综合能源服务体。同时,该公司通过与宁德时代等业内领先企业合作,提前布局新技术试点应用,共同建设系统内首座新一代重卡换电站,稳步扩展乘用车换电网络。另一方面,福建石油将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大力实施节能降碳措施,构建绿色竞争优势。利用企业场地资源,推动光伏项目的建设,积极创建“无废企业”,在全省9个地市全面落地“绿色基层标杆站”和“碳中和”站点,为保护福建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问:当前销售站点网络中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覆盖率如何?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李新强:近年来,新疆石油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覆盖率逐年提升,目前已建成充电站108座、光伏发电站36座,打造“油气电服”综合加能站32座,初步形成“油电互补”的新能源网络布局。 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新疆石油面临着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受限、投资回收周期长等挑战,将从三方面破局: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动态跟踪区域车辆保有量和出行规律,优先在高流量、高频次区域布点建站,提升站点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二是实施梯度推进策略,在氢能发展方面,聚焦工业副产氢富集区域先行试点,在应用场景成熟后逐步复制推广;三是加强政企协同,呼吁政府优化公共资源准入机制,出台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及氢能示范项目专项扶持政策,为新能源业务发展营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张 华: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加能站绿色能源设施建设已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内蒙古石油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集团公司和自治区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累计建成投营充电站109座,月均充电量达72万千瓦时;完成50座光伏电站改造项目,光伏发电总量达418万千瓦时,基本实现运营网点全覆盖;建成3座加氢站服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助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目前,内蒙古石油的业务转型仍面临现实挑战:氢能项目建设初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短期内存在经营压力;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迅速,加能站相关设备需频繁升级,前期投入存在“沉没风险”。对此,内蒙古石油将加快构建多层级联动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化水平,降低整体建设与运营成本。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统一的新能源站点建设规范和补贴政策,为清洁能源项目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和经济激励。 施 雷:在推广绿色发展方面,福建石油已在全省9个地市布局超4300个充电终端,建成近30座大型充换电场站,省内充电市场占有率约为3.4%,跻身福建省内电能运营商前十名,且以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增长。 尽管取得显著进展,但福建石油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当前电能业务领域竞争激烈,已成为“红海市场”,相关技术迭代加速及充换电模式多样化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此,福建石油找准自身定位、保持战略定力,采取“自投自建+平台拓展”的轻重结合方式,科学控制成本,实现稳步扩张。二是在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各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一,相关政策标准尚未统一,缺乏具体应用场景。对此,福建石油将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发挥专业化优势争取政策支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力求推进省内首个具有商业应用场景的加氢项目落地实施,保持行业内的先发优势。 问:下一步,销售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有什么规划和目标? 李新强:“十五五”期间,新疆石油将坚持“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导向,明确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充电网络再扩容。计划新建充电站400座(含重卡充电站80座),重点布局南北疆物流干线和工业园区沿线,实现重点区域100%覆盖。二是光伏自给再强化。推进“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建设,降低用电成本,提升项目收益率。计划新增光伏发电站50座,推动13%的加能站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三是氢能试点再突破。联合地方政府和车企,持续探索“油氢合建”模式,打造服务重卡和公交的氢能化示范场景,为后续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张 华:内蒙古石油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绿色洁净发展战略,紧密融入自治区“十五五”发展蓝图,以绿色能源转型升级提升资产创效能力。下一步,为助力自治区构建“储充一体化”服务体系,内蒙古石油将以补强新旧集镇、农村地区、工业园区及旅游景区充电网络为重点,通过市县乡镇站点与公共区域充电站的有效联动,构建覆盖城乡的“石化易电”服务网络,计划年均新增充电车位超300个、年充电量超800万千瓦时。围绕物流网点及客货运输需求,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充换电示范先行区。在充电业务方面,内蒙古石油将强化营销管理升级,深入分析年度充电任务、毛利目标及考核细则,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力求持续扩大充电业务利润占比。 施 雷:下一步,福建石油将重点推进县域充电网络建设,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县县通”目标。同时,优化超充网络布局,力争每个地市建成至少1座超充站。围绕“两区、三中心”等车流稳定、需求集中的场景,持续扩大充换电场站服务覆盖面,增强“石化易电”品牌影响力。聚焦高运力重卡充电需求,由点到线完善充电网络布局。充分挖掘中国石化在福建省内780余万名权益会员的潜力,探索“油电互促”“电非互促”营销模式,做到“换车不换人、换车不换场”,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充换电业务进入省内前五,市场占有率突破10%。 陈小梅 娄 巧 金丹妮 何 康 整理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