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从年年“不及格”到金牌管理区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高质量发展调查
2025年06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永国 李海鹰 邵明浩 温 魁
16.8K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员工在安全生产指挥大厅利用智能油藏运营管理平台查看生产运行情况。 胡永强 摄

    □本报记者 徐永国

    通讯员 李海鹰 邵明浩 温 魁

    2024年完成原油产量44.3万吨,超产1.1万吨;2025年前5个月完成原油产量18.62万吨,超产2049吨。

    作为孤岛采油厂管辖面积最大、开发方式最全、人均管井最多、油气产量最高的管理区,6年间,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之前,连续7年完不成产量任务,1/3人员拓市创效,基础管理滑坡,但令人惊讶的是,采油管理五区不仅成功稳住了局势,还在短短3年内跃升为油田金牌采油管理区,基础管理持续夯实,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产量箭头企稳向上,员工收入节节攀升……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经验,也是采油管理五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以高目标为引领,一切以员工为中心,聚焦主要矛盾,运用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破冰前行。

    “画饼充饥”:方向比速度重要

    “6年前‘画的饼’都实现了!”回首往事,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员工冀清文感慨万千。

    他说的“饼”是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第一个“三年规划”:一年夯基础,两年强管理,三年创高效。

    在部分员工看来,这就是在画饼充饥。

    “晚上10点抢修管线是家常便饭,管理区连年欠产。”6年前的工作状态,注采501站党小组长罗国强记忆犹新,大家陷在低效循环的工作里。

    只会低头拉车不行,还要学会抬头看路。普通员工更关注的是当期产量和绩效考核,很少考虑几年之后的事情。孤岛采油厂副总工程师兼采油管理五区党总支书记王勇认为,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管理五区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被员工视作“大饼”的“三年规划”,在王勇眼里却是“未来已来”。

    胜利油田官方网站主页有一个全球油气信息集成栏目,并不起眼,王勇却是那里的常客。他用高维度审视五区的发展,以高目标定位新方向,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引导员工“跳出五区看待五区,跳出五区发展五区”。

    为了让员工更好理解,王勇把五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归纳为通俗易懂的六个字——“少干活,多拿钱”。

    “用一年时间实现管线堵漏频次减半”“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稠油开发转型”“让员工绩效持续提升”……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实现,让高目标不再遥不可及。

    王勇说,只要认定对员工好、对五区好,他们就坚定地去做,那些当期产生的小问题、小矛盾或小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

    仅用了3年时间,采油管理五区就成功稳住了发展态势,并喜获油田金牌采油管理区的殊荣。

    问题导向:落一子而活全盘

    夕阳余晖斜照在GDN7-2井抽油机上,也照在冀清文身上,让他感受到了一丝暖意。作为注采501站南2-1计量站唯一员工,他负责20口油水井的巡井巡线、“三标”维护等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正是他们破题的思维逻辑。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问题是突破的方向。他们聚焦基础管理滑坡、原油产量滑坡的主要矛盾,“落一子而活全盘”。

    从管网更新入手,他们用4年时间累计更新管线150余公里,年破损频次降幅达80%;应用高性能盘根盒,让盘根寿命延长3倍;引进齿形皮带,寿命延长至5年以上;井场围堰持续技术升级,材料从空心砖升级为预制块、水泥毯,实现5年免维护,并在孤岛采油厂和胜利油田推广;成立大计量项目组、大监督项目组,将量油、取样、化验、监护等工作从注采站分离出来……一系列举措让员工从疲于奔命的低效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用于精细管理。

    聚焦稠油单元自然递减大的矛盾,他们打破“自然递减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稠油必须热采”等思想禁锢,推进开发转型,实施稠油冷采。他们用3年时间,实现稠油注汽热采井从52口降至12口,自然递减率降至10%以内,产量曲线逆势上扬,稳定生产、效益提升,原油生产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

    “以前遇到大面积停井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生产,现在两三天就完全恢复了。”罗国强说。

    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两大克敌制胜法宝。无论是开发转型还是基础提升,每一步都蕴含着长远的系统谋划和创新智慧。

    “见效期需要等待,要能承受这个时间差。”曾任采油管理五区经理的胜利油田油气开发管理中心副经理徐磊说,“这也是一场长期收益和短期利益的博弈,要有‘前人栽树’的格局。”

    数智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采油管理五区员工单树国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查看油水井运行情况。

    告别低效重复劳动,采油管理五区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将数智化应用到生产经营中,不断创造新价值。

    采油管理五区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远程操控,而是对管理流程的整体重塑。“用管理思维架构信息化,把核心业务、核心管理内容系统全面地呈现出来。”王勇说。

    用4年时间,采油管理五区成功“孵化”出胜利油田首个“智能油藏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油藏开发、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全过程智能管控、全链条精益管理。

    “比如在开发方面,以前措施井增油只能实现月度统计,但这个平台能做到措施井增油的日度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实时跟踪措施效果,去做均衡生产的决策和谋划。”采油管理五区经理伦恒启介绍。

    数智化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工作方式,更是采油管理五区员工的思维方式。

    曾经,在采油管理五区经营管理室经理王玺眼中,数智化形式大于内容,“有这么个平台,方便外面的人来参观和检查”。而现在,王玺的日常工作已经离不开它,“比如计算盈亏平衡点,以前需要在Excel填写数据、套用公式,现在只需要打开平台的经营模块,各类经营数据一目了然”。最近开发搭建的“智能推送经营分析报告”模块,更是实现了每月经营动态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

    “数智化的核心是以业务人员为出发点,业务人员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王勇说,“以全员信息化思维的建立,形成数智化的土壤。”

    作为油田“数智油藏经营样板”,今年他们还将对平台进行驾驶舱、操作舱、动力舱“三舱”建设,探索“集中管控+智能应用”新模式,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油田建设标准规范。

    共同成长:一切以员工为中心

    连年欠产,直接影响到采油管理五区干部员工的“钱袋子”。

    近几年,通过开发转型和基础提升,采油管理五区员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曾经被认为是海市蜃楼的“少干活,多拿钱”已然成为现实。

    王勇说:“我们在第一个‘三年规划’中就提出要打造幸福五区、实现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干部员工。”

    在“智能油藏运营管理平台”的经营模块里,能精准看到每名员工的绩效,包括当期绩效,以及和以往同期绩效的比值。通过分类分阶段实施,差异化调整管理、技术、操作各岗位绩效增长幅度,保证全体员工绩效均衡增长,让全体干部员工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有甜头,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中专学历的员工张雪飞,在刚开始从事合同管理工作时感到很吃力。“身边的人都是厂里的标杆,自己就不能不成为标杆。”张雪飞腼腆地说,“别人都在努力奔跑,也带着我一起奔跑。”如今的张雪飞,已成长为采油厂合同管理标杆。

    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高效且不断成长的团队,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采油管理五区注重量才适用,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每个人都在快车道上奔跑。王玺现身说法:“之前,我在综合管理室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经验,希望寻求更大的发展和挑战。考虑到我是理科专业,又对经营管理感兴趣,管理区将我调整到经营管理室,尝试新的岗位。经过大约一年的努力,我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广泛认可。”

    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采油管理五区的人才梯队做好了全面部署,管理区“三室一中心”各岗位基本都有了人员储备。

    到采油管理五区任经理的伦恒启在上任的第一晚,就与王勇在办公室长谈到深夜。对于五区的未来,他们又有了新的谋划:再经过两个精细精益的“三年”,打造无人化、少人化的注采班站,原油年产量冲上50万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