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望
绿树青山共为邻2025年06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彦
■企业:江汉油田 ■坐标:重庆涪陵 ■亮点:开发一方气田 保护一方水土 王 彦 夏日的阳光洒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的青山绿水间,6月3日上午,30余位涪陵区人大代表走进这片充满科技感的绿色能源基地,探访了产出水处理站和焦页1号功勋井平台。 刚刚更新的两级净化系统,每天可处理300立方米产出水。在水处理站处理末端,人大代表钱宗生俯身观察出水口的透明玻璃管,只见水流清冽:“这水能养鱼吗?”“完全没问题。”现场负责人王柏寒笑着递过检测报告,“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部分回用压裂作业,其余全部用于农田灌溉。” 在焦页1号功勋井平台,橙黄色的采气树在蓝天下熠熠生辉。这座见证我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元年的功勋井,已连续稳产超过4000天。“当初打这口井时,老乡们担心会影响庄稼收成。”现场负责人高楚湘指着井场周边的玉米地,“现在我们采用丛式井技术,4口气井共用一个井场,节约用地60%以上。”人大代表莫正红摸着饱满的玉米穗感叹:“真没想到,工业设施和农田能相处得这么融洽。” 参观途中,代表们不时驻足交流。气田开发会不会影响地下水?面对人大代表的提问,环境监测员周敏打开手机App:“我们在方圆10公里布设了18个监测点,7年来水质数据全部达标。”她调出动态曲线图,“这是实时传输的监测数据,接受全社会监督”。 站在平台远眺,连片的井场与青山融为一体。“十年前这里还是‘打井惊山鸟’,如今已是‘绿树映涪气’。气田开发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促进了生态修复。”人大代表徐强的话引得代表们频频点头。 临别时,代表们在留言板上写下感言:“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句话应该刻在每个能源企业的基因里。”暮色渐起,巡检无人机掠过整齐的井场,输气管线在霞光中蜿蜒向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