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石油工程乌干达项目团队在“非洲明珠”书写绿色答卷2025年05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君 王世英
杨 君 王世英 “我们在钻井现场干活儿都习惯轻手轻脚呢。”4月24日,回国轮休的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乌干达项目员工们自豪地向记者讲述他们在乌干达国家森林公园里钻井的故事。 作为中国石化唯一在联合国认定的自然保护区里施工的钻井队,乌干达项目团队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明珠”谱写了美妙的共赢和谐曲。 2023年初,中原石油工程获得了在乌干达自然保护区油田市场的施工许可。 “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只身一人飞往乌干达探路的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于志祥,在连续吃了1个月的清水面后,终于打通了项目落地的最后环节。当4.2万立方米设备启程运往非洲时,项目团队迎来双重考验:既要完成上万公里的跨国运输,还要将设备运入生态敏感的自然保护区。面对每日仅6小时的运输窗口期,团队在赤道高温和沼泽泥泞中抢工期,创新形成《超静音钻机搬迁优化方案》等7项QC成果,让后续拆搬安效率提升40%。 进入森林公园,挑战才真正开始。面对联合国自然保护区的严苛环保标准,团队经过动物视觉实验室2000余次测试,将钻机涂为赭黄色,使鸟类误撞率降低70%,而国产的静音系统更将井场边界噪声控制在50分贝以下,相当于图书馆环境音,这也让200米之外的黑猩猩栖息地不受惊扰。团队还通过对尾气处理装置与能源回收系统的改造升级,实现碳排放削减90%、节电20%的双重突破。 在道达尔“黄金12法则”的严苛标准下,项目组建立起独具特色的HSE管理体系。中外员工混编的鹰眼巡查队累计提交4.2万张安全观察卡,构建起全员联防网络。 根据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团队创造的双重防溢容器、独立油污收集池、雨水回收系统确保了泥浆零落地、污水全回收,而627场专项培训与582次应急演练的持续淬炼,使团队在2024年摘得3000万工时无事故桂冠。 开拓一方市场,结交一群朋友。项目组与霍伊马镇圣西蒙彼得职业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已培养出200余名获得国际认证的本土技工。团队85%的本地化用工率,使项目成为乌干达首个享受关税豁免的能源行业承包商。当20套课桌、625册图书和15件乐器送达当地小学时,社区长老感慨:“中国朋友在这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目前,项目团队已在乌干达自然保护区平稳施工20个月,收获甲方11封表扬信。在这片被誉为“非洲明珠”的土地上,他们续写着中非共赢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