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肖杰 用热血书写“生命日记”

18年来,肖杰无偿献血26次,捐献4200毫升全血和22个治疗量血小板。一个个数字拼凑出他独特的“生命日记”,也延续着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2025年05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冲
16.8K

肖杰,1988年12月出生,中韩石化动力部汽轮机外操,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王 冲

    “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是肖杰的坚持。18年来,他无偿献血26次,捐献4200毫升全血和22个治疗量血小板,一个个数字拼凑出他独特的“生命日记”。2023年,他获得国家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肖杰说,接触无偿献血,是个偶然。2007年的一个炎热的夏日,高考刚结束的他在街上看到一辆白色的献血车,车身贴着一句醒目的标语:用爱心为生命加油。这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深深触动了他。他停下脚步,走进献血车,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

    “当时我并不知道献血的具体意义,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肖杰回忆,当护士告诉他这次献血可能会挽救一个急需输血的患者时,他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

    从那时起,肖杰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坚持每年献血,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到血小板对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后,他开始定期捐献血小板。调整饮食、保持良好作息,以确保血液质量,这些都慢慢成了肖杰的生活习惯。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武汉的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虽然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冲锋在前,但肖杰依然想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当得知血库面临严重短缺时,肖杰毫不犹豫前往献血点。尽管街头鲜有人影,家人也很担心他的安全,但他十分坚定:“现在,血库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

    疫情期间,他先后献血3次,捐献4个治疗量血小板,还在朋友圈呼吁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

    肖杰的无私付出也引来了父母的担忧。每次出去献血时,母亲总会念叨:“你身体吃得消吗?别太勉强自己。”父亲则默默递上一杯温水,叮嘱他注意休息。

    “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肖杰说,“但我相信,他们会理解我的选择。”

    有一次,母亲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无偿献血的报道,特意打电话给他:“儿子,妈妈为你骄傲。”这句话让肖杰感动不已。

    “有些事情于自己是件小事,于他人却是生死大事。”2023年底,肖杰郑重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签字。当红十字会通知他成功入库时,这个憨厚、敦实的小伙子也不禁红了眼眶。他相信,自己的举手之劳,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为他人带来重生的希望。

    肖杰的善行不仅感动了受助者,也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他的影响下,中韩石化许多员工也加入了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的行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