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无人机+AI”打造智慧巡检

2025年05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张缘缘 熊 宇 戚沂蒙
16.8K

    谢 江 张缘缘 熊 宇 戚沂蒙

    “用AI赋能无人机巡检后,它可以在夜间巡检了,消除了传统无人机巡检盲区。”4月29日,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巡检一班班长龙建朴指着正在飞行的巡检管线无人机介绍。

    目前,“无人机+AI”巡检技术已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清河采油厂全面投入使用。依托“无人机+AI”技术,他们实现了对160公里电力线路、1000多公里管道线路及30座集气站的全天候、高频次巡检,切实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了巡检效率和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水平。

    每天,“空中巡逻队”会按照预设航线自动巡检,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现场画面,加装的“AI大脑”可依托图像分析技术,对管道裸露、原油泄漏、地面塌陷等典型隐患进行自动识别,将图片和视频上传至后端管理平台,并通知相关责任人督促整改,识别准确率高达90%。

    相较于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模式,“无人机+AI”降低了无效调度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风险响应速度;突破了定期巡查的时间限制,形成覆盖管网全区域、全天候的智能监测网络;能够满足工业远程监控、现场视频直播、实时数据回传等场景的需求,实时通信能力得到提升。

    “针对无人机发现的异常信息,我们正在融合生产运行管控系统的异常闭环模块,建立业务异常问题的线上全闭环处置流程。”江汉油田专家、信息中心应用开发部党支部书记夏钦锋说。基于无人机回传的图像视觉数据、隐患识别记录及异常处理方案,该系统深入分析隐患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点关注发生频次较多、异常评级较高的隐患,实现故障与风险的智能感知与超前预警,形成“前端感知—智能分析—协同处置—效能评估”的全链条管理闭环。

    下一步,江汉油田信息中心将持续跟进“无人机+AI”模式,为建立以无人机巡检为主、少人巡检为辅的新型巡检模式做好信息支撑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