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 加快打造世界领先企业2025年05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林 国
林 国 中科炼化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一体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世界领先企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得天独厚,具有前港后厂、深水良港、发展空间独立”的优势,从严管理、实干担当、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力争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中站排头、当标杆。 着力发挥一体化优势。一体化是中科炼化的天然优势,是企业的“护城河”。只有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中科炼化才有站排头、当标杆的基础,才能提升成本竞争力。发挥“前港后厂”一体化优势,结合生产运行实际情况,优化原料辅料和产品进出厂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发挥煤热电一体化优势,优化公用工程,降低动力成本;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裂解原料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本部-分部一体化优势,在石脑油、蜡渣油、饱和气、油浆等物料互供上下功夫,推动实现整体价值和效能最大化;发挥“链园结合”一体化优势,深化与园区上下游企业一体发展、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方面协同,构建兼具低成本、高研发效率、减碳竞争力的产业链。 着力推动高端化提质增效。中科炼化始终坚持“减油增化做特”,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炼油业务转型发展;坚持“基础+高端”“化工+材料”,更加突出市场导向作用,促进化工业务提质创效。实施差异化策略,以顶替进口产品为目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做大低气味聚丙烯和三元膜料等新合成树脂产品产量,提高化工产品附加值。打通液硫供应生产新能源电池流程,突出做好拓展高标号汽油、航空煤油、船用燃料油等炼油产品市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优化布局结构,力争今年液化烃码头、码头工程(二期)、2号芳烃抽提装置建成投产,加快推动2号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顺丁橡胶等项目尽早产生效益。 着力推动智能化改造提升。中科炼化将人工智能作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全业务流程的应用。聚焦装置优化与生产操作和本部-分部信息系统融合升级,发挥在工业互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持续完善智能工厂3.0建设。坚持把智能化建设、数智化改造作为乙烯装置挖潜增效的有效途径,以化工“龙头”乙烯装置为突破口,利用石化领域首套乙烯装置数字孪生体,充分发挥数字孪生系统作用,助力实现降本、增效、绿色、安全、转型“五大核心价值”。 着力推动绿色化低碳转型。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制订详细整改计划,压实责任,实施闭环管理,以整改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坚守“违规违纪违法的事一件不做,违规违纪违法的钱一分不挣”的底线红线,大力推进“无异味工厂”和“无废企业”建设,确保固废依法合规储存处置,持续加大污水回用力度,以更高标准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存量降碳、增量低碳、走向零碳、发展负碳”大文章,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深化光伏发电和提升绿电比例等措施应用,积极开辟公司绿色发展新赛道。持续讲好中科炼化绿色故事,围绕公司在稳步降低“含碳量”、提高“含绿量”方面取得的成效,把绿色低碳故事贯穿产品生命全周期,持续提高产品低碳竞争力。 (作者为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